第1507章 留一手-第2/3页





    几千斤铜铸一门火炮,结果开不了几炮就会炸,还得花上很长时间才能铸出一门,无法形成批量生产的产能,那么这种东西除了摆设,根本无法列装军队,也就毫无作用了。

    而火器还有一顶最重要的东西,当然是火药了。

    他们一没有生产火药的技术,二也没有大量开采硝石硫磺等的能力。大华卖给他们火枪火炮,还能持续的给他们卖弹药。

    “这批军械,尤其是火器,我们还是要削减性能吗?”

    马车上,众议长许敬宗问张超。

    在此前的几次对罗马和阿拉伯军售中,大华虽然没出售过火器,但也出售过军舰、运输船以及武器铠甲等。

    这些外贸军械,大华都削减了些性能。

    属于减弱版的军械,不论是铠甲还是刀枪,又或者是战舰、运输船都是如此。

    所谓外贸版军工,基本上就是可能同一个产品,但性能上降低了。

    同款式的胸板甲,大华自用的是足材足料,最好的工艺。可是外销的胸板甲,却没那么足了,仅重量上就要轻上一些,这是减少了材料,工艺方面也少了一些工艺,使得人工和材料成本都降低了不少。

    这样的胸板甲性能当然降低了,但拿出去,依然还是能让两国非常满意的。

    “外销军械,肯定得本就降低成本的考虑来的,而且质量太好,那这买卖怎么做的长久呢。”次相褚遂良笑呵呵的道。

    说起坑人来,这车上的君臣们就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反正大华的军械就算降低一两个档次,依然是远超各国自产的,依然拥有不可匹敌的竞争力。

    “就是,我们报的那个价格,能买到这样的军械他们都笑的合不拢嘴了。火器这个东西,越发得小心。咱们总得留一手,防着这些人到时拿我们卖给他们的火器,反过来对付我们。尤其是这个阿拉伯,咱们可是跟他们大量接壤,可以说,阿拉伯的东南北三个方向,都与我们接壤,我总以为,咱们早晚会跟他们开战,所以得提前防着一些。”房玄龄也是支持军售的,但他始终认为,阿拉伯人这几年的扩张态势,十分的凶猛。

    他认为阿拉伯人绝不是善类,眼下他们想与罗马全力争锋,所以才会向大华妥协。可大华与阿拉伯接壤的边境太多了。

    阿拉伯人吞并波斯萨珊之后,现在与东面和北面与大华的大夏领、河中领都接壤,而南面还有红海北岸,西北还有里海交壤。

    两个都算是超级大国,拥有如此漫长的边界线,冲突是早晚的事情。

    房玄龄甚至曾提出要实行早期的政策,联合罗马等先灭掉阿拉伯,与罗马瓜分掉阿拉伯和波斯故地。哪怕是灭掉阿拉伯人后,扶持一个傀儡的波斯也比现在这样强。

    只不过这个提议,最终张超没有同意。

    在张超看来,其实大华现在周边也还有许多地方未扫清,甚至是西域和信度等地也一样还没稳固。

    这个时候急着与阿拉伯这么一个新兴帝国全面开战,并不明智。

    一来太过遥远,大华就算有强大军队,可在这么远的距离投送军队做战,补给等都非常不容易。其二,战争会影响到大华的外贸。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张超觉得现在的阿拉伯确实非常强悍,这个新兴的帝国拥有着极强的战斗力,现在跟他硬拼,十分不明智。如果不能短期内击败阿拉伯,那大华帝国就可能陷入到中亚的这个泥潭里去。

    张超是认定无法短期内击败阿拉伯的,既然如此,那就换个策略。

    让阿拉伯人放心的去跟罗马拼命,大华在后面卖卖军火,同时继续贸易就非常好了。

    至于说阿拉伯人会不会因此坐大,灭掉罗马然后调头东进,这个张超暂时还不去考虑,因为罗马也不是那么好灭的。

    罗马相当于东方的大华,他并不是单打独斗的,那是欧洲唯一的帝国,罗马皇帝是欧洲各蛮国们的宗主,罗马在欧洲还是有些号召力的,阿拉伯人的扩张,也并不会得到蛮子们的支持。

    坐山观虎斗,顺便加油助威,卖点军火助助兴这才是大华应当做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