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杨彪对曹‘操’并不放心,因为他很清楚曹‘操’目前才是对天子威胁最大的人。,: 。尤其是在钟繇跟皇甫嵩已经掌握了一支数千人的兵马,杨奉跟徐荣都算不上什么威胁的情况下,曹‘操’的威胁‘性’就更加凸显出来。

    跟曹‘操’比,远在青州跟徐州的严绍和吕布,则要安全的多。

    因此当严绍态度谦卑的表示,愿意派遣自己身边的亲卫协同保护天子安全,避免天子身边人手不足的窘境时,杨彪也就大方的同意了。

    毕竟之前天子身边的禁军损失也不小,整个皇家的队伍也需要相当多的人手,尤其是钟繇跟皇甫嵩那边,想要将数千战俘变得听话,需要相当数量的‘精’锐军官才可以。

    如今天子的身边有这样的人手吗?没有,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从禁军之中挑选人手才行。一方面这些人足够‘精’锐,另一方面对天子和汉室也足够忠诚,算的上是最好的一个人选了。不过这也导致如今天子身边确实比较缺少人手。严绍提供的亲卫,可以恰到好处的补足这点。

    杨彪对徐晃也有着相当不错的好感,当初在函谷关内,要不是徐晃奋力死战,他们恐怕已经落入李傕跟郭汜的手中了。再者徐晃就是待人来了,也只是在最外围的那一圈负责守卫工作,根本不必担心什么安全问题。

    他并不清楚,严绍派来的这些亲卫,究竟有多少实力,更不清楚这些亲卫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负责天子安全的禁军杀个一干二净。

    他不清楚,曹‘操’却清楚的很。

    从夏侯惇的口中,他已经听说了这些青州人的实力,也很清楚将这些人放在天子的身边究竟有多危险。可惜没有办法,因为杨彪并不信任他。对此曹‘操’虽有忠义之心,却是毫无办法。

    其实曹‘操’对严绍最担心的地方,是他在看刘协时的眼神...

    这个时代的人,无论多么藐视刘协这个天子,对汉室始终还是有一丝敬畏的。因为从他们出生开始,汉室就一直立于他们的头顶,就算现在汉室的威望日渐衰弱,可是他们始终还是见证过汉室辉煌的时刻,不可能没有受到一点影响。

    可是严绍却不一样...

    曹‘操’能清楚的感觉到,严绍是真的对汉室一点敬畏也没有,不仅仅是对刘协而已,而是真的对汉室没有一点敬畏之心。

    哪怕在面对刘协的时候,严绍的态度有多恭敬也是如此...

    这也是他最担心的地方,这时的曹‘操’对汉室并没有彻底的丧失信心,还算做是一个忠臣,自然是不愿意刘协出现任何的意外。偏偏现在刘协的车驾旁边恰好有几个青州军的甲士护卫在旁。

    对于严绍身边这些贴身甲士的实力,曹‘操’早就已经从夏侯惇跟其他的将领口中得知一二,清楚以这些人的能力,可以在眨眼间就将刘协身边的所有护卫全部杀光,而后或是将刘协挟持或者干脆下毒手。

    即便刘协的车驾身边有禁军的人护卫也没用,不错,禁军的人确实很强,单论个人的能力甚至可以同敢先军还有虎豹骑并列,可是和严绍这些百中挑一的甲士相比还差了许多。

    这也就意味着在从洛阳离开的途中,曹‘操’不可能有一点想法,至于在虎牢关附近设下埋伏一类的事情更是想都别想。

    就如曹‘操’所想的一样,严绍对汉室确实是一点敬畏之心也没有,而且他也料定了这个时候的曹‘操’还是一个标准的汉室忠臣,只要刘协还在他的手里,哪怕他就不可能做出什么动作。

    对于严绍而言,最危险的其实并不是兖州境内,而是从虎牢关离开的那一段路。

    在没有任何情报的情况下,只要曹‘操’愿意,完全可以在虎牢关外设伏。

    可要是等他们到了许昌以后,问题就复杂了很多。其中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就是,在将天子运到许昌以后,严绍未必就需要再路过兖州境内,完全可以从另外一条路离开。虽说未必就是什么康庄大道,但是至少让他们离开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无论是严绍还是吕布的兵马,基本上都是些骑兵,就算是需要考虑携带的粮草以及伤员等问题,速度也要比寻常的步军快上许多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