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住农家钱少享美味 登金顶怨多问普贤-第10/12页





    老蝴蝶打断她的话问:“喂,你说的这些地方有索道吗?”



    娥英摇摇头说:“没有,索道只能到停车场,要去就得拄竹竿。”



    柳枝和老蝴蝶老婆互相看看说:“咱跑不动,不去算了。”两个孩子也吵着要去坐车,祥合看看小乔和杏花说:“那就坐车去金顶吧。”



    一直沉默寡言、不知在想什么的常大伯这时才说:“人常说:‘看景不如听景’,听娥英这么一说就行了,咱们不可能啥都亲眼看到。”



    大家稍微休息一会又坐缆车回到停车场,开着自己的车上到雷洞坪。娥英领着开进停车场,下车的时候带上她拿来的竹竿,给三个老年每人发了一根说:“缆车在接引殿,离这里还有一段距离,你们拄上竹竿慢慢走,我给他两个帮忙推车。孩子跑这段路不成问题,有她妈领着就可以。”



    这段路虽然没有多么太远,可都是上坡,老年人拄着竹竿果然能使上劲。轮椅在平路上推着轻松自如,上坡却不容易,把祥合、小乔和娥英三个人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好不容易才到了接引殿索道站。



    娥英和小乔买了票过来说:“这里的索道和万年寺的不一样,世界一流,中国第一的双承载、单牵引索道。全长1164米,中间无支架,车厢容量大,每次可坐一百人,是全国目前容量最大的索道。”



    娥英正说着,工作人员就叫进站上车。大家上车一会,车厢里的人就坐满啦,缆车马上启动,速度比万年寺的高得多,三几分钟就到了终点站。坐在里边的人都感觉到了啥叫云中穿梭,什么是腾云驾雾。



    下了缆车以后,首先进入眼帘的当然是那尊标志性的建筑、世界最高最大的四面十方普贤铜铸鎏金佛像。祥合怕父亲‘老病复发’,连忙领着他先看远景,观云海,欣赏峨眉山的自然风光,绝世美景。



    常大伯不管众人,自己极目远眺,果然能看到成都平原,贡嘎雪山,和近处的茫茫云海随风翻跃,真是壮观极了。祥合还在旁边介绍着说:“峨眉山就是因两山对峙、状如娥眉而得名。你看那三峰耸立、绝壁临天,古往今来,一直被人称为天堂的阶梯,流淌着中国文化之遗韵。”



    常大伯说:“我不懂什么阶梯啦、遗韵啦,总觉得这么好的山山水水,这么美丽的祖国山河,为啥被佛占了,到处都充满着迷信色彩?”



    祥合说:“佛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吗,历史悠久,信徒云集,国家为了照顾全面,不能不给人家留有栖息之所、发展空间。”



    常大伯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自然景观上,使自己放松下来,平静下来,眼睛不去看佛,心里不去想佛。但是,佛像附近的讲解声、议论声、辩论声还是一个劲地往他耳朵里钻,不断地侵占意识形态,思想领域。



    只听有人在问:“喂,同志,你说了这么多,这普贤到底何许人也?为啥要在这么高的地方,摊这么多的成本,给她修这么大的像哩?”



    又听讲解者说:“这个问题提得好。普贤者,佛之长子;峨眉山之领袖。大家看这峨眉山气势雄伟、隘谷幽深,绿叶葱茏、绝壁凌空,瀑布飞帘、峰入云中。把他的圣象修在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最高绝佳宝地,就是为了集天地之灵气,映日月之光华,来震撼游客心灵。”



    又有人大声问道:“喂,这普贤菩萨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这里山高云低、景色壮丽,都是有目共睹、无从质疑的。你说普贤是佛之长子,既然是子,就应该是男的才对,万年寺里的佛像怎么是个贵妇人?”



    有人大声说:“这还用问吗,佛是至高无上、无所不能吗,还分什么男女哩。自然是随心所欲,用男的就是男的,要女的就是女的。”



    还有人私下小声说些更难听的话。就听有个管事的大声说:“各位游客,谁信教不信教,拜佛不拜佛,烧香不烧香,供灯不供灯,这些都采取自愿,没有谁强迫谁。请大家莫要出言不恭,亵渎神灵,以免和信徒们抬杠、辩论,发生争执,引起糟乱,势必影响大家的旅游雅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