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初秋时四老游场畔 闲谈间三次起笑声-第8/12页





    柳枝嘟囔着说:“干啥呀?拿别人的勾子给自己做脸呗。跑那么远的路,糟蹋了七百五十万元买个这。唉——先人把屎吃得多啦!”

    旁边有个游人插话说:“花了七百五十万,不一定外国人能得那么多。你想,从那么远的地方弄回来,要走多少路、经过多少人的手哩?”

    保管忙说:“是呀,是呀,现在的人,雁飞过去都想拔毛哩,谁过河沟渠子不夹点水吗。我就敢说,经办这事的人,一定没少弄钱。”

    常大伯说:“听说这地方是私人投资兴建的,自己难道还拔自己的毛、贪污自己的钱不成?咱们还是赶快转着看吧,别说那些没影的话。”

    柳枝又说:“私人,私人才不会弄这雌怂事,花七百五十万弄个这,有啥用处吗?一定都是国家的钱,糟蹋起来不知道心疼。”

    保管老婆接着说:“是呀,私人谁有多少钱?能舍得这样糟蹋吗?只有国家的钱才会这么搞,实地用一部分,干部弄一部分,经办的再卡点油,叫什么互利互惠、共同富裕。其实,都是把国家的钱往自己腰包弄哩。”

    保管阻止着说:“别胡说,没有根据的话乱说啥哩。现在这社会,私人有钱的不在少数,富可敌县、敌省、敌国的大有人在。”

    旁边又有游人插话说:“那些人的钱大都来路不正,多半是掌权的大干部。真正合理合法、凭下苦挣的人,不可能有那么多钱。”

    柳枝说:“是呀,正儿八经挣钱的人,几辈子也买不起这么个书案。”

    常大伯说:“也有凭自己本事干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有能人脱颖而出,干出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说长寿公司那个老板,人家就没违法乱纪---。”

    柳枝又顶着他说:“对啦,对啦,没违法乱纪也是投机取巧,沾了国家的光啦。要没有那么多退休干部领着国家的高工资,一个个都害怕死,想活个长生不老、万寿无疆,谁会出高价买他的保健产品?”

    常大伯又说:“就算是国家的钱,人家没有胡作非为、巧取豪夺。能够瞅准商机、合理合法地把钱挣回来,那就很不简单,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事。还有这片生态园的老板,听说也是这类能人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干出了一番成绩,他挣的钱几代人睡着吃都吃不完。”

    保管感叹着说:“啊呀,我如果是他啥也不弄啦。整天东游西转,啥事不干,家里修成宫殿,穿的一天一件;世间美味吃遍,别墅到处修建;豪车一辆千万,保镖看家护院;好戏时时观看,美女夜夜更换。”

    他老婆推了他一把说:“快去,快去,快找你的美女去。”

    常大伯笑着说:“他不是还没发财吗。所以说,人和人不一样,有的发了财就像他说的那样,只图自己吃喝玩乐、过奢侈生活。---。”

    柳枝又插话说:“有的就像你这大瓜怂,有两个钱也不会自己用,--”

    常大伯争着说:“我到底算个啥吗,有钱也是那几个果园赔---。”

    柳枝又打断他的话说:“那还少吗?百十亩果园哩,都是刚挂果的优质品种,至少也赔几百万。你,你瓜兮兮的,全部给几个村的群众分了。”

    旁边的游人听到这话,全都原地不动,呆呆地看着常大伯。一时间,整个展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似的。保管老婆怔怔地说:“你,你确实太瓜了,几百万都不当钱。可惜咱们离得太远,连音信都不知道。”

    保管说:“我早就听老板说了,知道有啥办法,只能替他惋惜。”

    常大伯无所谓地说:“嗨,惋惜啥哩,那点钱算得了什么,和人家这里的园主比起来,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人家有那么多钱就没图自己享受,而是把钱拿出来在家乡建了这么大的生态产业园,不但给过去那些早就退了休、下了岗,闲在家里占地方;放着没有用,毁了不应当的老家伙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地方。也使这么多人民群众有事干、有钱赚,闲暇无事游场畔。人家的确为群众办了件天大的好事,为社会做出了辉煌贡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