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初秋时四老游场畔 闲谈间三次起笑声-第6/12页





    保管高兴地说:“那好,只要你的小说出版了,说不定我也能出名。”常大伯边走边说:“我都没想出名你还想,咱这样的人能出名吗?我写小说只不过是自己的爱好,根本就没想出版,咱也没有能力出版。”

    保管跟在常大伯身后嘟囔着说:“不出版写那干啥呀?你一个人再看能弄啥?劳心费神伤脑筋,耽搁时间摊成本,到底图了个啥嘛?”

    常大伯说:“我只想做点自己爱做的事,啥都不想图。临死之前给世上留点东西,至于有用没用,那就只能以待天时,凭他的运气了。”

    他们从小吃街出去经过许多地方,路上铺着过去磨面用的石头磨扇,两边全是各式各样的仿古式铺面,路边石渠流水,绿树遮荫,葫芦倒挂,彩灯高悬,辣椒鲜艳,包谷吊串,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地感觉。

    保管走着走着就说:“他们怎么把过去磨面的东西踩在脚底下了?”

    常大伯说:“对呀,这可能就是要把过去的旧东西彻底打倒在地,踩上亿万只脚,让它永世不得翻身之意吧?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对。”

    柳枝附和着说:“是呀,过去那些困难岁月,千万不敢再回来了。咱好不容易闯过来啦,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害怕的不得了。”

    保管老婆说:“哎呀,你不用害怕,过去了的年月咋能再回来哩。现在的人,做啥都是电气化,要是没电就不得活啦。”

    保管也说:“是呀,社会只能向前发展,咱们用不着操那些闲心。”

    他们再向前走了一会,远远看见有座石山遮天蔽日,高高地耸立在前边不远的地方。常大伯抬头看看说:“怎么,农耕生态园还有石头山哩?”

    保管忙说:“那不是石头山,那是用好几千个碌碡垒起来的高塔。叫什么‘五谷丰登’塔,是场畔里最高的、标志性的建筑。”

    常大伯快步走到跟前看着说:“果然全是碌碡,他们不知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碌碡?能把这些没用的东西弄来摞在一块,可真不容易呀!”

    保管说:“都是花钱收来的,人家只要有钱,要啥东西都不难。”

    柳枝用手摸了摸说:“我说咱村里皂角树下边那么多石头东西,一夜之间全不见啦,原来被他们偷到这里来了,咱们可以报警呀!”

    保管老婆说:“报警能弄啥,人家是出钱收的,警察能把人家怎么样。偷石头的人不知能买多少钱?警察趁不着追查,连油钱都不够。”

    常大伯说:“追查啥哩,卖几个钱也是辛苦所得。这些笨重东西闲着没用,有人出力把它弄来,给这农耕生态产业园里修建了一座罕见的碌碡山,不光具有观赏价值、纪念意义,同时还能让好多人挣点辛苦钱。”

    保管四处张望着问:“老常哥,你的知识高,啥叫仰韶文化吗?”

    柳枝说:“你都不如我,这么高的碌碡山,不就是要仰头看吗。”

    常大伯向保管望的地方走着笑着说:“仰头看的就叫仰韶文化?那么,地上铺的这些磨扇子就该叫‘低韶文化’了。其实,仰韶文化也是彩陶文化,记载了黄河流域五千年以前的人类发展史。陕西境内发掘的遗址最多,最早发现的却是河南境内的仰韶村,故此称之为仰韶文化。”

    保管随后走着说:“我看画的这些人都披着头发,光着身子,精腿精脚,没有一个穿衣裳鞋的人,只给腰里围点什么东西,他们难道不冷?”

    常大伯又说:“那时候没有布,工具都是用石头磨哩,哪里来的衣裳鞋袜呀。腰里围的不是树叶树皮,就是野兽皮毛。但他们早就会烧陶器了,各种用具都是有纹彩的陶器,所以又叫彩陶文化。因为各种工具是用石头磨制而成,历史也把那个时期叫‘新石器时代’。”

    保管老婆看着那些画说:“天哪,那时候的人比咱们能可怜一万倍。咱们那时,虽然布少,凭布票买哩,但瞎好都有衣裳穿。你看他们,一年四季就是这样精腿光脚,可怜地连衣裳都没得穿,咋在世上活呀?”

    常大伯说:“现在的社会,都是祖宗万代一步一步地发展过来的,往后只会越来越好。国家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就是让人们不要忘记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