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回泄怨气出言损兄长 记恩情开口说老婆-第6/10页





    我在他面前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仔细想想,我确实算不了账,过去学的珠算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如果让我在村里当会计还真干不了。就这样,他回村当了会计,我替他当了教师,当时看着没有什么,反正挣的都是工分,教师就是脱产不劳动,而会计还得下地劳动。我当然轻松多啦,一年四季不干活,就是放假也开会学习哩。”

    桃花长长地嘘了口气说:“啊——,原来是这样的。下了苦的人和没出过力的人就是不一样呀!你显得这么年轻,看着跟中年人差不多,而隔壁我大伯,就像七老八十的人啦。”

    玉顺接着说:“可不是吗,他和我这一调换,就把二人的命运彻底翻了过来。我一辈子没出力,没下苦,在凉房底下教了几十年书,转正了,成了国家正式干部,待遇越来越高,工资连年增长,退休了儿子接班,我在家里啥都不干,一个月还拿着三四千元工资。一家人生活富足,应有尽有,不管啥事都顺顺当当的。

    我哥则挣了一辈子工分,苦下了,罪受了,到头来还是啥都没有的老农民。一家人就分了那点责任田,一年能有多大地收入,弄不好还得赔本哩。侄子打工也挣不了多少钱,家里老是紧巴巴的。

    我心里明白,人一生的机会只有一次,他那时要是不和我调换,那么,我现在的一切都是他的,他的一切自然是我的啦。我总觉得心中有愧,一直耿耿于怀,老想帮他做点什么,而他却无怨无悔,以苦为乐,从来不受别人帮助。尽管自己的日子很紧张,心里老惦记着别人受苦受难。他今天和我出去,竟把自己打工挣的两千元,全部捐给了灾区人民。我劝他给自己留点,以备急用。

    他却坦坦荡荡地说:‘现在的日子这么好,衣食住行,啥都不愁,人能生活在这样好的社会里,都是几辈子修不来的洪福,还有啥不满足的。农民么,有吃有穿有住处就行了,要那么多钱干啥呀?不如让它为国家出点力,帮助灾区人民早日渡过难关比啥都强。

    人只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劳动,又赶上这么好的时代,还熬煎挣不来钱,过不上好日子吗。’”

    麻将婶只顾吃自己的饭,听到这里忍不住说:“怎么,他都捐了两千!把它家地,你两个把五千元囊出去啦,太可惜了。瓜子,瓜子,把它家地,都成了大瓜子啦!”

    玉顺接着说:“我也觉得可惜,不过,我哥说得很有道理。国家国家,国就要放在前边哩,没有国就没有家。只有国家富强了,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好日子。现在的政策这么好,国家领导深得民心,大部分都在全心全意地领导全国人民奔小康,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作为国家公民,就要为国家富强出一份力,尽一份心哩。今天这事,你们出去不要乱说,那边祥合媳妇不是省油的灯,要是让她知道了,我哥又该受气啦。以前那个媳妇和祥合闹矛盾,就是听了烂头蝎和七寸蛇地挑拨煽动。他们添盐加醋地对她说了以前的事,那个然糨子媳妇认不清瞎人好人,听不来好话坏话,经常寻衅闹事,使我哥受尽了窝囊气,搅得实在过不下去才不得不离了婚。

    他家里就成了老光棒和小光棒带着小凡过日子,条件不好,祥合再娶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后来,我哥托咱村老蝴蝶在四川甘肃交界的贫苦地区,好不容易才说成了现在这个杏花。

    人家当时说清不管小凡,我哥为了儿子的媳妇,不管啥条件都满口答应,他自己信守诺言,一直像娘一样地管着个娃。祥合外出打工,家里地里的活都得他干。唉,都那么大年纪了,这些年来没过一天轻松日子,他一辈子真是太苦命啦!”

    麻将婶神情木然地坐着,不吃也不说,心里不知在想着什么?桃花看了她一眼说:“爸,别只顾着说话,快吃饭吧。饭菜都凉了,你说这些事我们都记住了,以后注意着就是。”

    玉顺吃了会饭又说:“唉,我们兄弟姊妹这么多人,现在一个比一个好。老三玉安上过军校,当了部队干部;老四玉康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玉妹考上艺校,玉英当了医生,玉花政法学院毕业,分配到地区中院工作。我们一个个读书上进,成家立业,父母亲生养病葬,我兄嫂出尽了力,流干了汗。母亲去世那年,老五玉虎还不到一岁,我大嫂像亲娘一样哺育着他,老五是吃大嫂的奶长大的。大嫂去世那年他才刚满十岁,从学校回来爬在大嫂坟上哭得昏厥过去,我哥流着泪把他从坟上背了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