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回泄怨气出言损兄长 记恩情开口说老婆-第4/10页





    我们弟兄五人,姊妹八个是怎样长大的?都是我哥鞠躬尽瘁,付出了全部心血扛过来的。回想那时,父母劳累多病,身衰体弱,家里负担过于沉重,我哥正在初中读书,他为了减轻父母负担,没考高中就过早面向农村,帮助父母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

    父母知道他心里咋想,劝他回校好好上学,不用考虑家庭,他们就是再苦再累、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养大成人。我哥知道父母是硬撑哩,就说自己实在念不进去,根本没有考上高中地希望,说啥也不到学校去了,成天跟着大人们下地劳动,挣开了那不值钱的工分。

    那时候,农村有文化的人特别缺乏,他刚回村第二年,大队干部看他有初中文化程度,就让他在学校作了一名民办教师。我哥勤奋好学,认真负责,书教得特别出色,经他带出的学生成绩都高。

    大队党支部发现他年轻有为,还想发展加入组织,他当时心里热乎乎的,写了几次申请,由于不是贫下中农而被负决了。他对此倒不在乎,为了减轻父母负担,改变家里连年超支的落后面貌,他一方面

    认真教书,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每逢礼拜天、寒暑假还在生产队参加劳动,利用收工时间给饲养室的牲口割草,想尽一切办法多挣工分,增加家庭收入。

    刚到第三年的时候,咱们小队会计文化太差,算账经常出错,每到年底分红,队长还得请外队会计帮忙算账,人家外队会计必须先算完自己的账才能过来。咱队上年年分红太迟,眼看着人家办年货哩,咱们的帐就是算不出来,社员只能眼巴巴地等着。

    我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就暗下决心,利用晚上的时间拜师学艺。不知道熬了多少夜晚,跑了多少路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学会了打算盘、理帐表等一系列会计业务。

    后来年终分红之前,他就主动帮助会计算账,队长看他能行,再不用出村请别人啦。从此以后,咱队上也能和别人一样按时分红,社员也能提前办年货啦。------”

    桃花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言问道:“爸,我大伯过去是当教师的,书也教得那么好,咋能中途改行哩?他要是不离开学校,就凭那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地精神必然能够转正,退休以后也有工资哩。那他为啥会是现在这种处境,多年连老婆都办不下?”

    玉顺接着说:“为啥,他都是为我才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后来,在家里排行老二的我,终于读完高中,憋足了劲去参加高考,尽管我使出浑身解数,结果还是名落孙山。

    那时候,国家的方针政策是面向农村,尤其像我这上中农成分的青年更是不允许复习重读。我当时万念俱灰,极不情愿地踏上了被六月太阳晒得烫脚的回家路。

    我哥看我沮丧的样子就陪了我好多夜晚,真是推心置腹,夜雨对床,孜孜不倦,语重心长,说了许多足以使我起死回生的温馨话。最后还对我说:‘兄弟呀,人不论到什么地方,只要用心学习,安心工作,勤于劳动,干什么都能出人头地,都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当农民就当农民吧,农民对国家,对人民同样有贡献。人们不是都再说:‘劳动是光荣的吗’,你应该想通才是。

    我当时哭丧着脸说:‘漂亮话是那样说的,真正作到这一点就不容易啦。我长这么大没干过啥活,最害怕夏天啦,看见那火辣辣的太阳就发晕。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每到夏收就放忙假,也叫学生回家支援农业。母亲让我去给父亲送水,我看到父亲晒得像非洲黑人似的,满身满脸尽是灰尘,头上戴着个破草帽,汗水把全身仅有的破短裤全溻湿了;整个人弯得像弓似的,拉着装满麦子的架子车,摇摇晃晃地往生产队的场里走。

    架子车装得像小山一样,人被下垂的乱麦子盖住了大半个,站在路边的我怎么也认不出父亲来。父亲却从我提的瓦罐上认出了我,他停了下来,双手接过瓦罐,张嘴就喝,咕嘟咕嘟一口气,就把半罐子凉开水喝完了。他呼哧呼哧地喘着气把罐子递给我说;‘孩子,天太热,快回去好好读书吧。长大以后千万别当农民,顺子,你可要记牢哩!’说完,又去拉那小山似的架子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