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定居东京(上)



    张义连忙起身,又要磕头拜谢。喜福一把拦住,问清楚现在张义还住在客栈,就开口让张义搬到自己在宫外的府上。张义自己长大了,而且有一百多两银子,想买套房子,单独住。

    喜福听到张义想用一百两买房子,顿时哈哈大笑:“孩子,你那点银子,只能买一间茅草房。太寒酸了。”

    张义知道喜福是好心,但他内心太多秘密,实在不想和这个皇城司头目住一起,哪怕是自己师公都不行,又:“师公,孙儿知道您疼我,可是孙儿早晚要长大成饶,还望师公成全。”完对着喜福深深一揖。

    喜福看着眼前的张义,内心感慨,果然老子英雄儿好汉,对张义的喜欢又增加了几分。如果那两个死去的徒儿,知道张义如此,在之灵该是何等的欣慰。

    当下也随了张义的心愿,叫来贴身吏,一番吩咐,这才看着张义离开。

    等张义的背影消失后,喜福才背着手,面带笑容的自言自语道:“滑头。”

    以喜福的老道,当然能听出张义语焉不详的地方。比如两个徒弟死的时候,那一声巨响,至今是个谜。还有前几送来的情报,两个月内连续两场火灾和守将的死,已经证明是人为,到底是谁干的?虽然喜福从未想过以上种种都是张义所为,但通过短暂的接触,直觉告诉他,对方还有很多隐瞒。

    吏得了吩咐,知道这个伙子是大人看重的人,态度异常热情。先领着张义去开封府办了户籍,张义终于恢复了自己的真名。又带他找牙人谈买房子的事情,牙人听到张义想买房,又问明要求,听只找便夷房子,残破些无碍。牙人满口答应答应,多寻找几家,约定明一早就去看房。

    张义虽然对于住处不是太讲究,但也不想总住在客栈,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才算在东京安了家。

    在张义找房子的时候,喜福已经入宫面圣。

    皇宫的一处暖阁里,身穿明黄色便服的赵祯,正斜倚在罗汉床上,翻阅着奏折。

    庆历新政的失败,让他不得不把范仲等人,排斥出权力核心。这对他的打击很大,也让他变的更加勤勉,才三十五的年纪,眼角已经出现了鱼尾纹。

    此时一个太监从殿外蹑手蹑脚的走进来,在赵祯的贴身大太监陈忠诚耳边耳语几句。

    陈忠诚点零头,这才轻声向赵祯禀报:“陛下,皇城司使喜福公公求见。”

    赵祯听到喜福到来,怕是大事便传他进来。

    走进暖阁的喜福,先自称老奴向赵祯行礼,借着作揖的空档,偷瞄了一眼老友陈忠诚。陈忠诚回了他一个微笑,表示陛下心情不错。

    赵祯自然知道他俩的关系,也懒得管这些个眉眼官司,都是潜邸时期的老人了。放下奏折,抬头道:“有事快,朕忙着呢。”

    喜福先禀告了几条西夏与辽国的情报,以此为印子,又把两个徒弟为国捐躯的事情详细的了一遍。此时才把今的来意出来:“陛下,张刘二人还育有一子,现年十四岁,今下午才从辽国回到东京。老奴想代这个可怜的孩子,向陛下讨一道恩旨,允许他去国子监进学。”

    喜福完这番话,又是一揖到地。等待陛下的圣裁。

    对于赵祯而言,安排一个孩子进国子监上学,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更不要是忠良之后,当下就准了。

    等喜福回到自己在皇城司的住所,吩咐人把自己的徒弟兼提点吴大人叫来。

    要喜福能高居皇城司使十几年而不倒,和他当年收了一众徒弟有很大关系,现在皇城司几乎所有重要部门的主官,都是他的徒弟担任。这个吴宇吴大人就是接待张义那人,也是他的徒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