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兄弟满堂



    李德全扶着康熙走到大殿里的御阶前,担忧地看向醒来不久的万岁爷,只听他嗓音有些哑地道“李德全,去把朕床边那个柜子里的东西全部拿来。”

    “嗻”

    脚步声远去,康熙扶着御阶的栏杆坐在了台阶上“抬起头来,全部看着朕”

    诸皇子们抬头,只见他们崇敬的皇阿玛一身明黄亵衣,披着件袍子坐在离他们不远的御阶上,幽深的眸子平视着他们。

    “皇阿玛,夜里寒凉,您披着儿子的斗篷吧”胤禛年长,所以排在前面,一看到垂垂老矣的皇父如此模样,取下斗篷膝行向前给递了过去,同时眼含恳求之意地看着皇父。

    其他的皇子纷纷膝行解衣,充分地表着孝心。

    “你们都是有心的”康熙点头说了这么一句,面向靠前的胤禛,“老四,你是孝顺的,来,给朕披上”

    其余皇子有的放心、有的暗恨,却无人明白地表露出情绪。

    李德全并两个小太监捧来了九个木匣子,还有一壶热茶,他们应康熙所指,把那些木匣子放在了御阶上,又给在场的诸位主子每人上了一盏热茶,才恭敬地退下去。

    大殿中再无他人,只剩下了天底下最尊贵的父子,康熙让胤禛跪到一边,从那些匣子中取出了一个打开“胤祉,你近前来。”他把手中的匣子递到膝行于面前的三阿哥手中,慈蔼地像对待幼子一样摸了摸三儿子的脑门,“朕即位得早,在你之前还有很多孩子,可站住脚的只有胤禔和胤礽,所以你出生后,生怕再朕将你送出了宫,期盼着你能活下来。”

    三阿哥一样样取出匣中的东西,眼中露出震惊和不信,最终全部变成了动容和泪光,他听到耳畔传来皇阿玛的声音,温和得超乎想象。

    康熙仰头逼回泪意“朕是阿玛,却也是天子,那里面最底下的是你刚出生时,朕命人暗中印的,朕出于朝堂和后宫的种种考虑,无法摆出疼爱的姿态,只能记着你的成长,第一次开了口,第一次迈了步,第一次摔了跤,第一次拿了笔,第一次写了字,第一次作了文章朕收着你第一次写的大字,白白的纸上比道士画的符还难认,还有第一次写的文章,字虽然都写对了,文意却着实不通朕收着这些装到一起,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朕的胤祉文采出众,朕很欣慰,也很自豪”

    三阿哥从匣子的最下面抽出一张有些年头的纸,上面印着两个墨色的小脚丫和小手掌,他泣不成声地伸出自己的手比上去,却发现已经大到完全无法相比了。

    在三阿哥旁边的五阿哥垂眸望去,也忍不住含了泪,匣子里收着一沓纸,他看到的不是三哥第一次写的大字、第一次做的文章,而是皇阿玛对三哥的殷殷期盼和拳拳爱子之心。

    “胤祺,你近前来。”康熙挥手让胤祉退开,取了下一个匣子打开递到膝行而至的五阿哥手中,“你额娘初入宫中时位份不高,依规矩无法亲自抚养你,皇额娘又孤苦无依,朕和老祖宗不忍便抱了你过去,虽是为孝道,但朕确实待你不公,以至于你都那么大了,汉语还不是很流利,这些年你办差踏实,行事也稳妥,朕的内疚才消减许多。”

    五阿哥翻看着匣子里的纸张,有他写的蒙语,有他初学时画的画,还有调皮时印了脏手印的大字,最下面同样是一张印了小脚丫和手掌的纸,这些让一直以来自觉不受皇阿玛喜欢的他呜咽出声,即使他是皇玛嬷养大的,即使额娘偏疼九弟,他的皇阿玛也一直在看着他,是吗

    “胤祐,你近前来。”康熙叫了下一个儿子的名字,递出了第三个匣子,“诸子中惟有你,是朕愧于面对的,许是朕德行有亏,才让你天生足疾,幼时受了那许多的白眼和闲言,所幸你如今已完全好了,朕心甚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