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定国公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边境流民一事在苏野的恩威并施的手段之下顺利解决。

        很快,消息传回京城。

        燕黎初看着手中的奏折,大喜:

        “苏丞相堪称治国贤才,此次针对边境流民问题之妥善处置,既彰显了我国燕国之威仪,又体现出仁爱宽厚之胸怀。朕深感欣慰,特此予以表彰!”

        朝臣们纷纷附和,称赞其智谋过人。

        燕黎初立刻下诏:

        “传苏丞相回京受赏。”

        接到诏令,苏野立刻动身,受命回京。

        半个多月的相处,令苏野深受临江县居民爱戴。

        边境救星的称号威名远扬,得知苏野将要离去,百姓们都自发聚集。

        一路上,民众夹道相送。

        他们对这位拯救边境的丞相充满敬意和感激。

        苏野一袭白衣,谦逊有礼,端坐于骏马之上,尽显一代良相的风采。

        他频频回首,眼中满是不舍,对这片土地和人民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流民已经融入其中,成为再普通不过的居民。

        他们的笑容和感激是他最大的安慰。

        苏野不停地向道路两旁夹道相送的百姓们挥手致意,表示感谢。

        然而,无论如何,君命难违。

        看着苏野逐渐远去的背影,竟有不少百姓忍不住落下了泪水。

        他们知道,这位拯救他们的丞相离去后,也许就再也不会回到这个边境小城。

        但他们也明白,苏野是为了国家的大局,为了更多的百姓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因此,尽管心中不舍,百姓们还是衷心地祝福苏野。

        苏野此次回京,还带来了那个在领粥队伍中奋不顾身为老人出头的年轻人。

        他的名字叫李浩,是个英勇无畏、心地善良的年轻人。

        苏野看中了他的品质,决定将他带回京城,为国家培养一位英勇的武将。

        李浩随苏野进京,一路上见识了苏野的威望和才智,对他敬仰不已。

        苏野将他安置于军营之中,令他从最基层的士兵做起。

        李浩因战乱和饥荒流落燕国,从未想过自己也会有如此机会。

        他自幼因战争成为孤儿,在他心中,苏野便是他最尊敬的兄长。

        李浩在苏野的引导下,勤奋训练,刻苦学习。

        很快展现出了过人的武艺和领导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