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下)-第4/5页
王濬倒挺大方,给他们松了绑,还把之前烧的棺材也给毁了,对孙皓礼遇有加。这事儿传到唐朝,还有人写诗:“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旗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哎呀,这一下东吴的地盘全归了晋国了。王濬安民封库,一切井井有条。第二,陶濬的兵自己就散了,琅琊王司马伷和王戎的大军也到了。他们一看王濬立了大功,心里那个高兴啊!
第二,杜预也来了,给三军发了好多奖金,还开仓放粮救济吴国的老百姓。这下子,吴国的老百姓们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只有建平太守吾彦这家伙,就是死守着城不下来。后来听吴国灭亡了,这才投降。王濬给朝廷写了个报告报捷。
朝廷这边听吴国已经平定了,君臣都高忻不得了,一起举杯庆祝。晋武帝端着杯子哭了:“这全靠了羊太傅的功劳啊,可惜他已经看不到了。”
这时候,骠骑将军孙秀退朝后,朝着南方哭抹泪:“想当年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就凭一个校尉建立了基业;如今孙皓把整个江南都不要了!苍啊,这得坑了多少人啊!”
王濬带着兵回去了,还把吴主孙皓带到了洛阳让他见晋武帝。孙皓上大殿磕头跪拜,晋武帝乐呵呵地:“朕专门给你留了个座位,等了你好久哦。”孙皓挺实在地:“我在南方也专门给你留了个座位,等你来坐呢。”晋武帝一听,哈哈大笑。
贾充问孙皓:“听你在南方的时候,最喜欢给人凿眼珠子、剥脸皮,这是啥级别的酷刑啊?”孙皓一脸认真地:“那都是给那些弑君的、不忠的人准备的。”贾充听了默然不语,心里觉得特别不好意思,感觉自己提的问题太敏感了。
晋武帝给孙皓封了个归命侯,还把他的子孙都封为中郎将。那些投降的吴国官员也都封了侯,连王濬都封了大将军。其他的人也都有赏赐。
从此以后,三国都归了晋武帝司马炎,下大一统了。这就是人们常的“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哎呀呀,这一统下可不容易啊!孙皓同志,你要是不那么残忍,早点投降,大家也能早点过上好日子啦!
刘禅、曹奂、孙皓这三个皇帝,他们最后的结局都挺好的。刘禅在晋泰始七年的时候,一觉睡过去再也没有醒来,享年N岁,被后人尊称为“睡神”。曹奂则在太安元年的时候,因为吃太多烤肉,结果肚子疼得要命,被紧急送往医院后,成功地进行了阑尾炎手术,最后活到了九十九岁,被誉为“长寿之星”。而孙皓呢,他在太康四年的时候,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被淋成了落汤鸡,结果感冒发烧,最后成功地得到了医生的救治,活到了七老八十。
然后我们来看看后世的古风是怎么形容他们的:
高祖提剑入咸阳,红日高照真晃眼;
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展翅飞上;
献帝可怜被董卓,红轮西坠咸池边;
何进无谋中贵乱,董卓霸道居朝堂;
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把刀扬;
四方盗贼蜂拥至,**英雄皆豪强;
孙坚父子江左王,袁绍兄弟河梁上;
刘焉父子占蜀地,刘表军旅屯荆襄;
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
陶谦张绣公孙瓒,各自雄才霸一方。
曹操专权相府住,文武英俊皆笼住;
威压子令诸侯,雄师猛将镇中土。
刘备关羽张翼德,忠心护主不孤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