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上)
却道那姜维脚底抹油,正待溜之乎也,哪料撞上司马师率众堵截。话这姜维觊觎雍州宝地,郭淮君如火箭升空般疾速报信进京,魏主闻讯急召司马懿共研对策,懿老哥拍板决定,派其长子司马师挂帅,率领麾下五万铁骑,浩浩荡荡奔赴雍州救驾。师公子闻听郭淮已成功逼退蜀军,琢磨着蜀兵此刻正是萎靡之际,遂趁热打铁,半道上杀个回马枪。怎奈何,刚跑到阳平关跟前,姜维早有预备,施展诸葛亮祖传秘籍中的连弩**,悄无声息于左右设下百十架机关连弩,每架弩机一扣扳机,嗖嗖嗖十支毒箭齐飞,犹如流星赶月,前排魏军瞬间变成果冻刺猬,哀鸿遍野,哭爹喊娘,司马师差点成了箭靶上的新装饰,只能抱头鼠窜,狼狈不堪逃回营帐。
再那麴山城内的蜀将句安,眼巴巴盼来的不是救星而是北斗,一看援军迟迟不来,只好打开城门高举白旗投降魏国。姜维这一役损失惨重,带着剩余的兵马灰溜溜退回汉中休养生息。司马师则凯旋而归,回到了繁华的洛阳城。
时光荏苒,转瞬到了嘉平三年秋八月金风起时,司马懿这位老谋深算的家伙身体突然报警,病情一日比一日加重,于是赶紧招呼俩儿子到床前留下遗言:“我在魏国打工多年,混到了太傅这个花板级别的职位,别人看我都觉得我要造反,其实我每提心吊胆的。我挂了以后,你们哥俩得好好治理国家,千万心,心再心!”话刚完,老爷子便撒手人寰去了极乐世界。
司马家的两位公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立刻整肃衣冠,一起跑去向魏主曹芳汇报老爸仙逝的消息。曹芳感动涕零,不仅大操大办了司马懿的葬礼,还赐予他一堆华丽丽的谥号,并对两兄弟予以重赏——司马师被提拔为大将军,掌管尚书省所有核心机密事务,司马昭则荣升骠骑上将军,从此两人在朝堂之上更加威风凛凛。
讲古今话孙权,这位江东扛把子,先是有个太子叫孙登,亲妈乃是徐妃娘娘,可惜赤乌四年这子挂了,于是老二孙和,琅琊王妃出品,顺位顶上太子宝座。可这孙和跟全公主不对付,公主姐姐嘴皮一翻,就把孙和黑了个底儿掉,孙权一怒之下,“咔嚓”一声废了太子,孙和气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没多久就蹬腿归西了。接着三孙亮,潘妃产下的娃,成功晋级成为太子预备役。
这一阵折腾下来,陆逊将军和诸葛瑾丞相都去领盒饭了,朝廷上下剩诸葛恪独挑大梁,成了“事儿妈”。到了太元元年那个秋,八月第一,风云突变,江海浪涛汹涌,平地瞬间积水比姚明还高半头。更神奇的是,孙权祖宗坟上的松柏集体起义,个个拔地而起,直接飞到建业城南门,来了个“倒栽幢式的即兴表演。孙权一看,吓得心脏病都要犯了,这一吓不要紧,第二年四月,病情那是急转直下,眼看就要光荣退休。
临终前,孙权把诸葛恪和吕岱叫到床边,上演了一出“遗嘱交接”的大戏。交代完人生最后的剧本,孙权便安心退场,享年71岁,正是蜀汉那边延熙十五年的事儿。民间流传着这么一首打油诗:“紫髯碧眼威猛哥,能让手下拼命干。二十四载创伟业,孙权稳坐江东岸。”
孙权驾鹤西游之后,诸葛恪立马扶正孙亮当上了皇上,大赦下,宣布新时代到来,改元建兴元年,追封孙权为大皇帝,风光大葬在蒋陵。从此,江东换代,新的故事继续上演。
话那司马昭老哥,带着他的兄弟团杀到了东吴边儿上,这帮家伙人马扎堆,就像一群等待开饭的饿狼。他招来王昶、胡遵、毋丘俭三位好汉,开了个战略研讨会,拍着大腿:“东吴要害之地,非东兴郡莫属啊!现在他们竟然还在那儿修了个大堤,两边还建了俩城堡,防咱们偷袭巢湖后方,各位老铁,咱们得心行事啊!”于是下令给王昶、毋丘俭两位,各自带上一万弟,在旁边候着,等拿下东兴郡再一起嗨起来。两人领命而去。司马昭又派胡遵当急先锋,统领三路人马进攻,任务是先把浮桥搭起来,攻占东兴大堤,要是能顺便把那俩城堡抢过来,那就真是大大的功劳一件。胡遵领命,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