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下)-第2/3页



    司马懿见到这一幕,顿时火冒三丈,转身对身边的将领们吼道:“这样就被人家挫败了锐气,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回中原去面对那些大臣们啊!”话音未落,他亲自拔剑在手,带领一百多名骁勇善战的将领,催促全军拼死反攻。

    正当魏蜀两军再次短兵相接时,突然阵后鼓角齐鸣,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滚滚而来,原来是关兴领着一支军队悄无声息地从西南方向发起攻击。司马懿赶紧调派后军抵挡,同时又催促主力向前拼杀。不料,局势再次反转,姜维率领军马从另一侧悄然杀至,蜀军三面包抄过来。司马懿吓得魂飞魄散,慌忙下令全军撤退。

    魏军在这场混战中损失惨重,十个人里就有六七个挂彩。最终,司马懿狼狈不堪地徒渭水之滨的南岸扎寨坚守,再也不敢轻易出击了。

    孔明大将军带领得胜之师凯旋祁山,正待补充粮草之际,永安城的李严大人派了手下都尉苟安负责押送粮米前来交接。这苟安可是个酒鬼,运送途中因为贪杯误事,竟然延误了十。孔明一听勃然大怒:“我军中视粮草为头等大事,延误三就得军法处置!你这一耽误就是十,吧,怎么个法?”着就要下令推出斩首。关键时刻,长史杨仪出来话:“苟安是李严大人所委任之人,而且咱们的粮草大多出自西川,如果现在杀了他,恐怕以后没人敢来送粮了。”孔明听后,略一思量,便让武士给苟安松绑,改杖责八十下以示惩戒,然后放了他。

    苟安挨了一顿板子,心中对孔明怀恨在心,当夜里就带着几个亲信骑兵偷偷溜到魏国阵营投降。司马懿接见了苟安,听完他的叙述之后,并未完全相信,于是告诉苟安:“孔明足智多谋,你的话不一定能让人信服。但如果你能帮我完成一件大事,到时候我会向皇帝奏明,保你成为高级将领。”苟安连忙表态:“只要能办成,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愿意!”司马懿狡黠一笑,吩咐道:“你回去成都散布谣言,孔明有怨恨朝廷之心,早晚要篡位自立为帝,让你家主公召回孔明——这就是你的功劳了。”

    苟安一口答应,返回成都后立即找到宦官圈儿,散布孔明打算造反的道消息。这些宦官一听吓得够呛,赶紧进宫禀报后主刘禅。后主一听也大惊失色:“这可如何是好?”宦官趁机建议:“皇上可以下诏令孔明回朝,先削其兵权,以免生出叛乱之事。”后主觉得此计可行,立刻下旨,派遣使者星夜兼程去宣召孔明回京。丞相府里,蒋琬站出来表示不解:“丞相自从出征以来屡建奇功,为何突然宣其回朝?”后主含糊其辞地:“朕有些要紧的事必须和丞相当面商议。”就这样,一道圣旨,把孔明召回了成都。

    这事儿来就有趣了!诏书使者一路狂飙直奔祁山大寨,孔明先生亲自接待,接过诏书读完后,他抬头望,无比惆怅:“哎呀妈呀,咱们主上年纪还,身边肯定有那种爱打报告的马屁精存在啊!我这正准备建功立业呢,怎么突然就要撤军?我要是不回去,那不是摆明了欺骗领导吗?可要是遵命退兵,以后再想找这么好的机会估计比登还难。”

    这时候,姜维哥插话问道:“那万一咱们大军一撤,司马懿那个老狐狸趁机追杀过来怎么办?”孔明先生微微一笑,脑洞大开:“我们这次退军得玩点花招,分五路有序撤退。比如今先从这个营寨开始,假设这里有一千兵马,我们就挖两千个灶坑;明挖三千个,后挖四千个,每退一步,灶坑数量却要逐日增加。”

    杨仪一听,有点懵圈:“哎呦喂,我记得当年孙膑对付庞涓用的是减灶之法才赢的,现在丞相您反其道而行,为啥反而要增灶呢?”孔明先生嘿嘿一笑,解释道:“司马懿这家伙打仗贼鸡贼,他知道我们撤军,一定会派兵追赶。他心里肯定会疑神疑鬼觉得我们在搞埋伏,看到我们营地里灶坑越来越多,又看不清我们到底是在撤还是没撤,就会因为疑虑不敢贸然追击。这样,我们就能慢慢悠悠地退回去,完全不用担心损兵折将的问题。”于是,孔明果断下令全军按计划撤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