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下)-第2/4页
看到曹军逼近,司马懿还以为是子亲自来了,于是埋伏兵马准备迎接。曹休走出来:“仲达你受先帝托孤之重,为什么要反呢?”司马懿一听这话大惊失色,汗流浃背,问曹休是怎么回事。曹休把以前的事情详细告诉了他。司马懿:“这是吴、蜀的奸细施行的反间计,想让我们君臣自相残杀,他们好趁虚而入。我请求面见子分辨清楚。”于是赶紧让兵马退回,到曹睿的车前跪下哭着:“我受先帝托孤之重,我怎么敢有异心呢?这肯定是吴、蜀的奸计。请允许我率领一支军队先打败蜀国,然后再去征讨吴国,以此来报答先帝和陛下,表明臣心。”曹睿在这个问题上还是犹豫不决。
华歆这时又:“不能给他兵权。干脆将他罢免回家算了。”曹睿听从了他的意见,将司马懿削职为民,命令曹休总督雍、凉兵马。曹睿则驾车返回了洛阳。
而探子得到这些消息后,立马通报给了蜀郑
孔明听闻司马懿被贬,犹如中了彩票头奖般兴奋:“老夫对伐魏这事儿琢磨很久了,就怕那司马懿一直掌控着雍、凉的兵马。如今他终于掉坑里了,我可算能松口气了!”次日清晨,后主刘禅召开早朝大会,众臣云集,孔明挺身而出,递上了一份堪称“史上最强辞职信”——《出师表》。
表文这么道:“哎呀妈呀,先帝打江山还没一半呢,就撒手人寰了;现在咱蜀汉三分下,益州这边儿有点疲软,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但是!宫里的保卫队员们和前线的忠肝义胆们都没闲着,他们都是为了追忆先帝的大恩大德,想要报答在您身上啊。所以嘞,陛下您得多多听取各方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激发大家的斗志;千万不能自我贬低,话没谱,把提建议的路子给堵死了。
宫里宫外都是一家人,赏罚分明这点很重要,别搞双标哈。要是有人干坏事或者表现优秀,都应该交给有关部门处理,该罚的罚,该赏的赏,这样才显得咱陛下治理国家公正公平。像郭攸之、费祎、董允这些个靠谱兄弟,绝对是忠心耿耿,脑瓜聪明,先帝当年就是看准了他们,特意留给您的。我觉得嘛,宫里的大事务,无论啥事,都跟他们商量一下,绝对错不了,肯定能帮您查漏补缺,提高工作效率。
还有那个向宠将军,性格温和,军事精通,先帝曾经高度评价他是个人才,让他负责管理部队是极好的选择。营中的事情也一样,甭管大事情,都让向宠拿主意,保证能让部队和谐有序,各尽其才。
总之,亲近贤臣,远离人,这是前汉兴盛的原因;相反,亲近人,疏远贤臣,那就是后汉衰败的教训啦。先帝生前常跟我聊这个话题,每次提到桓、灵二帝,都是一脸痛心疾首的表情。侍症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个个都是忠贞不渝的硬核选手,希望陛下能够信任并重用他们,那样的话,咱们大汉复兴指日可待!
想当年,我孔明一介草根,在南阳种地求生存,从没想过要在乱世中扬名立万。结果先帝独具慧眼,不顾我身份低微,三次到茅庐来请我出山,跟我讨论国家大事,这份恩情让我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于是决定跟着先帝一起闯下。这一晃都快21年了,先帝深知我做事稳重,所以在临终前将复国重任托付给我。自接受任务以来,我每都睡不好觉,就怕辜负了先帝的信任。所以我五月渡泸,深入荒芜之地平定南方。现在南边搞定,兵强马壮,正是时候率领大军北伐中原,拼尽全力铲除曹魏奸佞,恢复汉室,回到旧都洛阳,这就是我对先帝和您表达忠诚的方式。
至于具体策略的调整优化,以及进言献策的工作,就交由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来做。我希望陛下能把讨伐贼寇、恢复汉室的重任交给我,如果我没有完成使命,请治我的罪,好向上和先帝有个交代;如果没有振兴汉室的良策出现,那就责成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提供更多的咨询建议,谁偷懒就批评谁。当然,陛下自己也要多思考、多听取好的建议,深刻理解并贯彻执行先帝的遗志。我真的是感激涕零啊!现在要离开成都去前线,写下这篇表文的时候眼泪都止不住,思绪万千,简直都不知道在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