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上)-第2/3页
后主赐给他一个豪华的锦墩,放在大殿左边,还设了御宴款待。不过这宴会上,后主虽然礼数周到,但明显对这个张温没啥兴趣,就是应付一下。
宴会结束后,我们的百官还送张温到馆舍,这待遇可真够呛!第二,孔明先生设宴招待张温,还跟他了不少好话,让他回去好好跟吴王,捐弃前嫌,一起对抗魏国。
不过这张温啊,他可是喝得半醉不醉的,喜笑颜开,那傲慢的样子真是让人看了就想笑。我看他这不是来谈和的,是来挑衅的吧!哈哈,真是笑死我了!
第二,后主拿出金帛赏赐给张温,在城南的邮亭设宴,命令众官员送校孔明先生也热情地劝酒。就在大家喝得正高心时候,突然有个人醉醺醺地闯了进来,昂首挺胸地作了个长揖,然后大摇大摆地坐了下来。张温看到这个人,感到很奇怪,就问孔明:“这个人是谁啊?”孔明笑着回答:“他叫秦宓,字子敕,现在是益州的学士。”张温听了笑了笑:“哦,学士啊,不知道你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学问?”秦宓听了,一本正经地:“我们蜀中的孩都知道学东西,何况我这个大人呢?”张温:“那好,你你到底学过些什么?”秦宓得意地:“我什么都学。上至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没有我不懂的;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我无书不读。”
张温听了笑了笑:“你既然这么能会道,那我就来考考你。你有头吗?”秦宓回答:“有头。”张温又问:“头的位置在哪?”秦宓:“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由此推断,头的位置在西方。”张温又问:“有耳朵吗?”秦宓回答:“虽然高,但还是有耳朵的。《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如果没有耳朵,怎么能听见鹤的叫声呢?”张温又问:“有脚吗?”秦宓回答:“有脚。《诗》云:‘步艰难。’没有脚,怎么能走路呢?”张温又问:“有姓吗?”秦宓回答:“当然有姓!姓刘。”张温问:“你怎么知道姓刘呢?”秦宓回答:“因为子姓刘,所以我知道也姓刘。”
张温听了秦宓的回答,一时语塞。这时秦宓又问张温:“先生你是东吴的名士,既然用关于的问题来问我,想必你一定很明白的道理。那么我想请问你:当初混沌分开,阴阳剖判之后,轻清的东西上升成为,重浊的东西下沉成为地;到了共工氏战败,他的头撞到了不周山,结果导致柱折断,地维缺;由于轻清所以上升,为什么它会向西北倾斜呢?还有轻清之外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希望先生你能告诉我。”
张温听了秦宓的问题,一时之间答不上来,只好离开座位向秦宓道歉:“没想到蜀中出了这么多才俊!刚刚听了你的讲解,真是让我茅塞顿开啊!”
听诸葛亮怕张温羞愧,特意安慰他:“咱们席间的唇枪舌剑,都是玩笑话罢了。你可是个明白人,知道治国安邦的道理,哪能因为几句玩笑话就脸红脖子粗的呢!”张温一听,感动得五体投地,给诸葛亮磕头感谢。诸葛亮又派邓芝去吴国回礼,让他跟张温一起走。张温、邓芝两个人告别了诸葛亮,兴冲冲地往东吴去了。
话那东吴的孙权,见张温去了蜀国还没回来,心里七上八下的,就把文武百官召集起来商量对策。忽然有近臣报告:“蜀国派邓芝同张温一起到我国回礼。”孙权一听,赶紧把邓芝召进宫。邓芝见了孙权,一通奉承,蜀国后主和诸葛亮多么多么仁德,希望两国永远和平友好,特意派他来答谢。孙权听了心花怒放,设宴款待邓芝。
席间孙权问邓芝:“如果吴、蜀两国齐心协力灭了魏国,下太平,然后咱们两个君主分治下,岂不美哉?”邓芝一听,赶紧摇头晃脑地:“哎呀呀,无二日,民无二主。如果灭了魏国之后,那还不知道命归谁呢!我觉得吧,当君主的应该好好修德,当臣子的应该尽忠职守,这样战争才能平息啊!”孙权听了哈哈大笑:“哎呀,先生您这诚恳认真的样子,真是这样啊!”完就送了一大笔钱给邓芝,让他回蜀国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