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下)



    听闻丞相如此,我孔明可是吓得汗流浃背,手脚都无措了。我哭着拜倒在地,:“臣我哪里敢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甚至以死相报呢!”完,我就叩头流血,跟番茄酱一样。

    刘备又让我也坐下,然后叫来了鲁王刘永和梁王刘理,对他们:“你们都给我记好了,我死后,你们三个都要像孝敬父亲一样孝敬丞相,不能有半点怠慢!”完,就命令两个王跟我一起拜。

    拜完之后,我:“臣我虽然肝脑涂地,但怎么报答得了知遇之恩呢!”刘备又对所有的官员:“我已经把儿子托付给丞相了,你们都不能怠慢,不要辜负了我的期望。”

    他又特别嘱咐赵云:“我和你在患难之中一直相依为命,不想在这里分别。你要好好照顾我的儿子,不要辜负我的话。”赵云听了就拜倒:“臣我绝对不负所托!”

    刘备又对所有的官员:“你们这些官员,我不能一个个嘱咐,希望你们都能自重。”完,他就驾崩了,享年六十三岁。那是章武三年的夏四月二十四日。

    后来杜甫有诗叹曰:“蜀主刘备向三峡出兵伐吴,结果在永安宫去世。昔日翠华的仪仗已经消失在空山之外,昔日的玉殿如今已是野寺。古庙的杉松上水鹤筑巢,每年伏腊之辰有村里的大叔前来祭祀。武侯祠和先帝的庙紧邻,君臣一体同受祭祀。”

    刘备一死,文武百官无不悲痛欲绝。我诸葛亮就率领众官员把梓宫(皇帝的棺材)送回成都。太子刘禅也出城迎接刘备的灵柩,安放在正殿之内。举哀行礼完毕后,就宣读遗诏。

    遗诏上:“我最初只是得了个痢疾,后来转而得了各种杂病,看来是治不好了。听人年过五十就不算短寿了。现在我已经六十几了,死也没什么遗憾的了。只是挂念你们兄弟几个。一定要自勉!不要因为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就不屑去做。只有贤德和才德,才能让人敬服。你爹我没有什么德行,不足以效仿。你和丞相一起做事,要把丞相当做父亲一样对待,不要怠慢!不要忘记!你兄弟们也要努力学习上进。切记!切记!”

    群臣读完遗诏后。我:“国家不能一日无君,得立嗣君以继承汉统。”于是就立太子刘禅为皇帝,改元建兴。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把刘备葬在惠陵,谥号为昭烈皇帝。尊封皇后吴氏为皇太后;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亦追谥为皇后。然后提拔奖励群臣,大赦下。

    这事儿早就有魏军的探子知道了,就报告给了魏主。近臣又奏报给了魏主曹操。

    曹丕乐得手舞足蹈,眉飞色舞道:“哇哈哈!刘备终于挂了,朕这下可以安心睡个好觉啦!既然蜀国现在群龙无首,咱们是不是该趁乱打劫,起兵攻打他们呀?”贾诩一听,扶了扶眼镜,语重心长地劝道:“主公且慢,虽然刘备嗝屁了,但他肯定已经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那个大忙人了。亮哥对刘备那是感恩戴德,肯定会拼尽全力辅佐新主。所以呢,咱们不能头脑发热,立马就去砸场子啊。”

    正到这儿,只见人群中突然蹦出一人,他眼神坚定,大声疾呼:“哎呀主公,这可是赐良机啊,不趁这个节骨眼儿进攻,更待何时?!”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司马懿老哥闪亮登场了。曹丕一听,更是喜上眉梢,连忙向司马懿请教妙计。司马懿故作高深地:“只靠咱们中原的兵马硬攻,那估计够呛能赢。咱得玩个大的,五路大军一起上,四面八方夹击诸葛亮,让他顾头不顾腚,才能有胜算!”

    曹丕迫不及待地问:“哪五路大军?”司马懿开始滔滔不绝:“首先,咱们写封信,派个使者到辽东找鲜卑国王轲比能,给他点金银财宝,让他拉拢辽西羌族,凑个十万大军先从陆路杀向西平关,这是第一路。再写封密函,让另一个使者带着高级聘书和丰厚礼品去找南蛮王孟获,忽悠他也出兵十万,攻击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个郡,从西南方向揍西川,这是第二路。接着,跟吴国修复关系,答应割地赔款,让他们也派出十万大军攻打两川峡口,直接奔向涪城,这是第三路。然后嘛,找个能会道的使臣去找降将孟达,让他调动上庸十万兵力,往西边打汉中,这是第四路。最后,任命大将军曹真为总指挥,带领十万精兵从京兆出发,直取阳平关进军西川,这是第五路。总共五十万大军,五路并发,就算诸葛亮是神仙转世,吕望再世,也得被我们整得团团转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