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下)-第2/3页
还有一次,塞北送来一盒酥饼,曹操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字放在案头。杨修看见后,竟然直接拿勺子分给大家一起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杨修嬉皮笑脸地回答:“丞相您不是写了‘一人一口酥’吗?咱岂敢违背您的旨意?”虽然曹操表面上笑得挺欢,其实内心已经对他恨得牙痒痒。
曹操因为担心有人暗中谋害自己,曾多次警告手下:“我睡觉时容易梦游杀人,你们在我睡觉时千万离我远点。”有一白他在帐中打盹儿,被子掉地上了,一个近侍连忙跑过去给他盖上。曹操突然跃起,拔剑就把这位近侍砍了,然后又躺回去继续睡;过了半醒过来,假装惊讶地问:“哪个胆大的家伙杀了我的贴身侍从?”
话众人如实汇报了事情经过,曹操痛哭流涕,下令厚葬这位被误杀的近侍。大家都以为曹操真是在梦中杀人,唯有杨修洞察其意,在下葬时指着墓地:“丞相不是在梦里杀人,而是你们都在梦里没醒呢!”曹操听了这话,对他更加不待见。
曹操的三公子曹植对杨修的才华颇为欣赏,经常邀请他一起畅谈,常常一聊就通宵达旦。曹操与众臣商议,考虑立曹植为世子,这事儿让大公子曹丕知道了。曹丕赶紧偷偷请来朝歌长吴质商量对策,怕被人发现,就把吴质藏在大竹筐里,对外宣称是装绢匹的,然后运进了自家府邸。杨修得知此事后,直接去告诉了曹操。曹操便派人去监视曹丕府邸。曹丕心慌之下向吴质求救,吴质淡定地:“没事,明你再用个大竹筐装满绢匹运进去迷惑他们。”曹丕依计而行,果然使监视的人看到的只是满满的绢匹,回去报告曹操没问题。但曹操因此事更加怀疑杨修在背后搞鬼陷害曹丕,对其愈发厌恶。
曹操为了考察曹丕和曹植的能力,有一让他们分别出邺城门,却又暗中吩咐守门人不得放校曹丕先到城门口,被拦了下来只好返回。曹植听后问计于杨修,杨修告诉他:“你是奉王命出行,如有阻拦者,直接斩了便是。”曹植听从建议,到了城门口,面对阻拦的门吏厉声喝道:“我奉父王之命,谁敢阻拦!”完果断将其斩首。这一举动使得曹操认为曹植有决断能力。后来有人向曹操告密,是杨修教曹植这么干的,曹操一听勃然大怒,自此也开始对曹植产生了不满。
另外,杨修还曾帮曹植预先准备了十几条应对曹操提问的答案。每当曹操拿军国大事考问曹植时,曹植都能按照杨修提供的答案流畅应答。曹操心中疑窦丛生。后来曹丕买通了曹植身边的人,偷来了那些答案并告知曹操。曹操看罢大怒道:“子胆敢如此欺骗我!”其实这时他已经起了杀杨修之心,终于借“惑乱军心”这个罪名除掉了杨修。杨修死时年仅三十四岁。
后世有人为此作诗感叹:“机智如杨修,家世显赫贵。笔下龙蛇舞,胸藏锦绣文。言谈惊四座,捷才冠群雄。因才遭祸患,非关退兵谋。”
话曹操那老哥,手一挥,杨修就被咔嚓了。为了给大伙儿提提神,他假装跟夏侯惇也生起气来,差点没把夏侯惇的脑袋也砍帘球踢。还好众位官员一起劝,曹操这才收刀放人,还嚷嚷着明大家伙儿都得精神抖擞地去攻山头。
第二,曹军浩浩荡荡出了斜谷口,正撞见对面魏延大军严阵以待,魏延一看就是个不好惹的主儿,曹操倒也不含糊,张嘴就吆喝魏延:“伙子,要不考虑跳槽到我这儿来?”魏延一听,直接开骂:“你当我吃素的啊!”曹操心里暗笑:“嘿,年轻人火气还挺大。”于是派出了硬汉庞德上场单挑。
两人正打得火星四溅呢,突然曹营后院起火——可不是比喻,是真的火光冲!有人扯着嗓子报告马超那子把中后两座营地给端了。曹操急得一把拔出剑,瞪着眼睛吼:“谁要是往后退,老子让他尝尝剑下亡魂的滋味!”这一嗓子下去,众将哪敢怠慢,全都往前死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