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下)-第2/3页



    曹操亲自追击马超到安定,得知马超已经远遁后,才收兵回长安。一众将领都集合完毕,韩遂因失去左手,成了光荣的独臂大侠,曹操安排他在长安养伤,并任命他为西凉侯。杨秋和侯选两位兄弟也被封为列侯,负责驻守渭口。随后曹操下令班师回许都。

    这时,凉州参军杨阜,江湖人称“字义山”,直接杀到长安找曹操面谈。杨阜:“马超那家伙勇猛得跟吕布有一拼,还深受羌族人民喜爱。您现在要是不乘胜追击彻底解决他,将来等他势力壮大了,陇上的那些郡县可就不归国家管了。求您暂时别撤军吧!”曹操回应:“我本来是想留下兵马继续收拾他来着,可中原事情太多,南方还不稳定,实在不能久留啊。你得帮我守住这一片儿。”

    杨阜接下重任,并推荐韦康担任凉州刺史,两人一起屯兵冀城以防马超。临走前,杨阜再三叮嘱曹操:“长安这边必须留足够的兵力做后援。”曹操拍胸脯保证:“放心,我都安排好了。”

    众将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刚开始敌人占领潼关的时候,渭北道路空虚,丞相为啥不从河东进攻冯翊,反而坚守潼关,拖延了很久才北渡黄河,又是修营垒又是建冰城的,这是为啥?”曹操微微一笑,解释道:“刚开始敌人在潼关布防,我要是一来就奔河东,他们肯定分兵把各个渡口堵得严严实实,那河西就过不去了。所以我就先派大军在潼关前头晃悠,让敌人都南下防守,趁河西疏于防范,徐晃、朱灵他们才能成功渡河。然后我再率军北渡,用连车筑栅栏,造冰城迷惑敌人,让他们觉得咱们弱爆了,放松警惕。接着我巧妙使用离间计,养精蓄锐,最后瞅准机会一举破敌,这就疆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打仗嘛,策略多着呢!”

    大家又追问:“丞相您每次听敌人增兵添丁,怎么反而喜上眉梢呢?”曹操嘿嘿一笑:“这关中地处偏远,如果敌人各自据险而守,没有个一年半载打不完;现在他们都聚在一起,虽然人多,但人心各异,容易挑拨离间,正好一锅端了,所以我高兴啊!”

    一听这话,众将纷纷膜拜:“丞相神机妙算,我们望尘莫及!”曹操谦虚地:“还是靠你们这些文臣武将共同努力的结果。”于是乎,大手一挥,给各路英雄好汉重重奖赏。夏侯渊留守长安,接收的投降士兵也分配到了各个部队。他还举荐了高陵人张既,字德容,当上了京兆尹,与自己共同镇守长安。曹操凯旋回都,献帝亲自出城迎接,还赐予曹操一堆特权,比如不用报名字行礼啦,可以穿着鞋带剑上殿啦,总之就像当年萧何那样风光。从此以后,曹操威震国内外,这消息传到汉中,吓得汉宁太守张鲁直哆嗦。

    话张鲁这位老哥,老家是沛国丰县的纯正血统。他的祖宗张陵,在西川那块儿的鹄鸣山里搞了个“道教创业项目”,编撰了一堆道书来吸引粉丝,效果杠杠的,人见人敬。后来张陵仙逝后,接力棒传到了他儿子张衡手中,继续发扬光大,还整了个会员制度:只要你想入伙学道,入门费就是五斗大米,所以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米贼”。接着张衡也归了,这下子轮到张鲁接班。

    在汉中地区,张鲁自封了个响亮的名号——“师君”,手下学员统一被称为“鬼卒”,队长级别的桨祭酒”,业绩突出、管的人多的则被尊称为“治头大祭酒”,团队文化强调的是诚实守信,严禁欺诈行为。要是谁病了,他们还有专门的服务流程:设立个静心疗愈的舞台,让病人自我反省,坦白从宽;然后请“奸令祈祷大师”出场主持仪式,该大师的主要职责是写投诉信给神仙——也就是“三官手书”,一封寄给庭老大,一封埋地下给土地公看,还有一封沉水里给龙王审阅。经过这一系列操作,如果病好了,按照合同条款,要交出五斗大米作为感谢金。除此之外,张鲁还建立了爱心驿站,里面米饭、柴火、肉食应有尽有,过路客可以按需自取,不过吃多了心遭雷劈(其实是会受上惩罚)。对于境内的违法乱纪行为,先给你三次悔过机会,改了就好,死性不改才动用家法。这个地方没有公务员编制,全由祭酒们一肩挑,实行自治。就这样,张鲁硬是在汉中这片地界逍遥快活了三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