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上)-第2/4页
一行人来到襄阳东门,抬头一看,好家伙,城墙上插满了旗帜,护城河边上密密麻麻摆着鹿角障碍物,防守严密得跟铁桶似的。刘备勒住缰绳扯着嗓子喊:“刘琮侄子,你叔我只是来救百姓,没别的意思,快开门吧!”
刘琮在城里听见刘备来了,吓得不敢出来,躲在一边瑟瑟发抖。蔡瑁、张允这两个家伙倒是硬气,直接跑上敌楼下令放箭。城外的百姓见状,纷纷望向敌楼,泪如雨下。
就在这时,城中突然冲出一位猛汉,带着几百号人直奔城楼,一声怒吼:“蔡瑁、张允你们两个卖国贼听着,我们刘使君可是仁德满满的大好人,现在为了救大家伙儿才过来投奔,你们怎么能拒人于千里之外?”
众人定睛一看,这位身高八尺,面若红枣的大哥,原来是义阳人士魏延,字文长,不愧是关键时刻能站出来的真汉子!
当下魏延手起刀落,把守门的保安给解决了,然后大摇大摆地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扯着嗓子喊:“刘皇叔,快带兄弟们进来,咱们一起干掉那个叛国的家伙!”张飞一听,热血沸腾,立刻就想策马冲进去,结果被刘备一把拽住:“冷静点老三,别吓到无辜群众啊!”魏延则不管不顾,一个劲儿招呼刘备的大军进城。
就在这时,城里杀出一员猛将,骑着马大声咆哮:“魏延你个虾米,哪来的胆子造反?知道我是谁不?我就是大名鼎鼎的文聘将军!”魏延一听火冒三丈,提枪上马就要开打。两拨人马在城门口混战起来,那动静大的跟过年放炮仗似的。
刘备看这架势,忍不住感叹:“本来是想保护百姓,结果反而让他们受惊了!唉,我还是不想进襄阳这个是非之地。”诸葛亮在一旁淡定建议:“江陵可是荆州的关键地段,不如我们先去拿下江陵做根据地吧。”刘备拍板:“正合我意!”于是带着十几万军民和几千辆大车,还有无数挑担背包的吃瓜群众,绕开了襄阳主路,直奔江陵而去。襄阳城里的不少老百姓也瞅准机会,趁乱跑出来跟着刘备一行走了。
而魏延和文聘激战了一整,从早上打到下午,最后手下兵卒都打得差不多了,魏延一看形势不对,立马脚底抹油溜了,但发现找不到刘备的身影,只好跑去长沙投靠韩玄去了。
再刘备这边,领着浩浩荡荡的人流队伍路过刘表的墓地,他带着众将领在墓前跪下,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不起啊哥,弟弟我没才没德,辜负了你的重托,所有的错都在我身上,跟这些百姓没关系。求你在之灵保佑荆襄的老百姓吧!”这番话得情真意切,现场无论是士兵还是老百姓,全都眼泪汪汪。
突然有探马来报:“曹操大军已经在樊城扎营了,还准备船只打算马上过江追击过来。”众将一听急了:“江陵这么重要的地方,足够我们防守了。现在带着这么多百姓,一走不了十里八里,照这速度啥时候能到江陵?万一曹兵追上来,拿什么抵抗?不如暂时先把百姓放下,咱们先走为妙。”
刘备一听又哭了:“干大事就得以人为本,人家既然选择跟着我,怎么能丢就丢呢?”
话百姓们听到刘备这番话,个个都感动得泪流满面,心里拔凉拔凉的。后世有人为此作诗点赞:“面临危难心系黎民,上船挥泪激发三军士气。直到今,在襄江边凭吊的人们,当地的老百姓依然怀念着这位使君大人。”
故事继续,刘备带着一众老百姓走得那叫一个慢悠悠。诸葛亮这时候发话了:“追兵估计很快就要杀到,可以派关羽去江夏找刘琦公子求救,让他火速出兵乘船在江陵与我们会合。”刘备觉得这个主意靠谱,马上写了一封信让关羽带上孙乾,领五百精兵直奔江夏搬救兵;又命令张飞殿后抵挡追兵;赵云负责保护家眷和老弱病残;其余人马则全力照顾好随行的百姓,每只走十几里地就休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