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下)



    献帝回到宫里,哭着对伏皇后:“自从我登基以来,各种奸雄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先是董卓这家伙搞得下大乱,后来又碰到了李傕、郭汜这样的流氓。这些苦难,我和你都受了。本以为得到了曹操这样的能人,可以作为国家的栋梁。没想到他专横跋扈,作威作福。每次看到他,我心里都像扎了根刺一样。今在围场上,他竟然当面大声喝彩,真是无礼到了极点!我就知道,他早晚会有异心,我们夫妻俩都不知道以后会死在哪里呢!”

    伏皇后一听,也着急了,:“满朝的公卿大臣,都是吃汉禄的,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救国难吗?”话音未落,突然有个人从外面闯了进来,:“皇帝、皇后别担心,我举荐一个人,可以除掉国家的祸害。”

    献帝一看,原来是伏皇后的父亲伏完。献帝眼含热泪问他:“皇丈,你也知道曹操的专横吗?”伏完:“许田射鹿那事儿,谁不知道?但满朝文武里,不是曹操的宗族亲戚,就是他的门客。要是没有国戚的身份,谁肯去尽忠报国讨伐逆贼啊?我没权没势,很难单独行动。不过,车骑将军、国舅董承可以托付大事。”

    献帝:“董国舅一直为国家出力,我向来都知道。可以让他进来,一起商议大事。”伏完却:“陛下,您身边都是曹操的心腹,要是事情泄露了,恐怕后患无穷啊。”献帝无奈地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伏完:“我有一个主意:陛下可以制作一件衣服,选一条玉带,秘密地赐给董承;在带子的衬里里面缝上一份密诏,再赐给他。这样就可以让董承在家里看到密诏,这样就可以日夜谋划,神鬼都察觉不了。”皇帝同意了,伏完就告辞出去了。

    于是皇帝用自己的血写了一份密诏,悄悄地缝在了玉带紫锦衬里里面。皇帝自己穿上锦袍,系上这条玉带,让内史宣董承进宫。董承见到皇帝行礼后,皇帝:“我昨晚跟皇后了霸河的苦楚,想到国舅你的大功,所以特地宣你入宫慰劳。”董承磕头感谢。皇帝带着董承出了大殿,来到太庙,然后转到功臣阁内。皇帝焚香礼拜结束后,带着董承观看画像。中间画的是汉高祖的容貌。

    皇帝:“我的高祖皇帝是怎么起身的?他是怎么创业的?”董承大吃一惊,:“陛下,您是在跟我开玩笑吗?关于圣祖的事情,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高皇帝是从泗上亭长起家的,拿着三尺剑,斩蛇起义,横扫四海,三年灭亡秦朝,五年消灭楚国,于是有了下,建立了万世基业。”

    皇帝叹了口气:“祖宗这么英雄,子孙这么懦弱,真是可叹啊!”他指着左右两边的辅佐之像:“这两个人不是留侯张良、酂侯萧何吗?”董承:“是啊。高祖开创基业,实际上是靠了这两个人之力。”

    皇帝回头看了看左右两边,发现离得比较远,就悄悄地对董承:“你也应该像这两个人一样站在我旁边。”董承:“我没有什么功劳,怎么配站在陛下身边呢?”皇帝:“我想起你西都救驾的功劳,一直没有忘记,没有什么可以赏赐你的。”于是指着自己穿的袍子和腰带:“你穿上我这件袍子,系上我这条腰带,就像在我身边一样。”

    董承磕头感谢。皇帝脱下袍子和腰带赐给董承,悄悄地:“你回去好好看看它们,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心意。”董承心领神会,穿上了袍子系上了腰带,向皇帝告辞下楼。

    曹操可是个大忙人,这不,有人赶紧来跟他:“皇帝和董承在功臣阁里聊上了!”曹操一听,赶紧放下手头的事,冲去朝堂看个究竟。

    董承刚从功臣阁里出来,一抬头就遇到了曹操。他知道自己这回是躲不掉了,只好硬着头皮站在路边给曹操行礼。曹操一看,笑呵呵地问道:“国舅,你这是干嘛呢?”董承心里一紧,嘴上却不动声色地:“皇帝刚刚赐给我锦袍玉带,正要回家炫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