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番外2 盛世-第5/6页



    婆婆对她的好,她心里明镜似的,这辈子,最令她信服的一个人,就是婆婆了。

    “怎么这时候有了,”

    景云熙却有点郁闷,“还说了去东褐鲁那边瞧瞧,参加一下卓嘉的婚礼呢”

    磨了这么久,前一段,听说卓嘉终于应了赵文晟,答应了这桩和亲。

    那边消息传来,等泰昌帝下了明旨的时候,本来对自己原本这不成器的三儿子十分不满的礼部尚书,顿时觉得自己这儿子眉清目秀了起来

    他家果然没有浪荡败家子,果然依旧是人人称羡的书香门第

    只不过等弄清了他这个三儿子名义上是要入赘东褐鲁部族时,可怜礼部尚书又在床上病了一个月。

    还是丢人

    好在虽说名义上是入赘东褐鲁部族,但卓嘉和赵文晟也说了,每年都会来京城留居数月

    礼部尚书这才又从病床上挣扎了起来。

    当然,他可能也不知道,他儿子纯粹是离不开京都的美食,尤其是包子和火锅,还有诚远候府上的各色点心

    后话

    景云熙没有想到的是,两年后,唐棣回来了不说,真的带回来了一卷卷的佛经

    这事情轰动了整个大景的佛家弟子。

    因为在之前,西游记故事已经风靡整个大景朝,就连小孩子都知道唐僧取经的故事

    谁能想到,大景真的出来一个唐僧

    一时间,唐棣在民间就被传为圣僧,声望极高,佛门对他也是极为推崇,只不过去查他的履历时,大家有点尴尬,因为找不到

    不过为什么是圣僧呢,那肯定是和一般僧人不一样的

    佛门数名高僧和唐棣见面,说起佛经时,高僧们都被唐棣的博学了悟给震惊到了,除了偶尔这位圣僧貌似说得太深,他们听不太懂。

    但圣僧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数百卷的梵文佛经就在眼前,他们还要依赖这位圣僧给翻译呢

    泰昌帝听了这事,想到西游记中的唐僧故事,也是在盛世,心中十分欢喜。

    不仅召见了唐棣,还专门给他指定了翻译佛经的大寺,请他坐镇翻译佛经,普度众生。

    唐棣也没推辞,又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将那些佛经都翻译了出来后,搁下了笔后就不知所踪。

    后来有人传高僧坐化了,但后来也有人反对,说是有人在一个海岛上见到了那和尚,那和尚还说,他余生只打算听海看花貌似还听到了啥啥啥美人的

    这传言出来后百姓自然都不信,一个圣僧,肯定是西游记里的那样,六根清净什么的,怎么会提到啥啥啥的美人

    数年后,大景朝再也不是一穷二白的大景朝了,史书里都写着,大景盛世中,百姓富足,国库充盈,大景国力已经远超历代王朝。

    尤其大景商贸活跃,航海发达,无数大型货船往来海上。

    被百姓认定了一代明君的泰昌帝,思想也和历代君主不同,对外来的东西不是排斥,而是精明地“扬弃”

    有利于大景民生发展的技术一定要“扬”,于是各种先进技术被引进被学习被发扬。

    不利于大景的外来糟粕,一定要趁早“弃”,像是能让人吸食上瘾的一种黑乎乎的药膏之类

    外邦的货商都啧啧称奇,感觉大景朝的皇帝像是未卜先知一样,怎么就知道这种东西会令人上瘾会损害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