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第 86 章-第3/6页



    杯中的云雾泛着微微的苦味,帷幕后的太后似乎在思考秦钧的提议。

    不知过了多久,太后道“若哀家执意如此呢”

    秦钧神色淡淡,道“那便各凭本事。”

    他并不觉得在只有太后支持的情况下,杨家人能坐得稳禁卫军统领的位置。

    武将之职,不是文臣们耍耍心眼就能胜任的,拼的是货真价实的本领,靠的是一人怒,万人不敢言的锐不可挡。

    杨家人,没有这个本事。

    “止戈,连你也要与哀家为敌吗”

    太后忽然道。

    “秦钧不敢。”

    秦钧道“今年的春闱之事,由杨节杨大人负责。”

    太后手指微微收紧,若春闱由杨节全权负责,那她不是不可以放颜松云一马。

    四年一次的春闱,无论对于朝臣,还是学子,都是非常重要的。

    此事若有杨节负责,也就是说,这届的学子皆出于杨节的门下,这样一来,杨节可以操作的空间,便大大提高了。

    杨家是时候在朝中安插一些自己的人手了。

    单是杨氏宗亲的人,远远不够。

    太后眸光微转,道“好,哀家依你之言。”

    秦钧没有任何温度的沙哑声音传了进来“秦钧告退。”

    茶杯放在桌上,少年的身影越走越远,太后摊开了手指,道“去,传哀家的旨意,着太医去看颜松云的伤势。”

    利益互换,秦钧既然愿意送她这么大的人情,那她也乐意去全秦钧的脸面,不再与颜松云为难。

    内侍领命而去。

    床榻上的姜劲秋手指动了动,似乎有苏醒的迹象。

    太后忙握着姜劲秋的手,柔声道“孩子,莫怕,我在这。”

    清风吹动着枝叶,廊下原本挂着的画眉鸟被远远送走,周围安静的如同梦境一般,伴随着低喃慈爱的声音,姜劲秋又沉沉睡去。

    大夏朝的百姓似乎是早已习惯了每当皇子们成年,皇城里年年起兵戈的腥风血雨,对于金銮殿里冒出来的杀手,百姓们并没有太过在意。

    百姓们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

    虎踞中原数百年的郑氏一族,竟然做出了偷换学子文章的事情,此事一经传出,瞬间在天下掀起了滔天**。

    原本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郑氏一族苛待中原百姓的事情,如今被义正言辞写成奏折,源源不断被送往天启城,摆在李晃的案头。

    琉璃宫灯下的李晃眉梢微挑,将奏折仍在郑夫人怀里,懒懒道“母亲还想让孤说什么郑家已经身败名裂,此时再与郑家结亲,无异于与天下人为敌。”

    说到这,李晃压低了声音,道“母亲眼里,是郑家重要,还是孤这个儿子重要”

    郑夫人双手握着奏折,肩膀微微颤抖,颓然坐在椅上,半晌说不出来话。

    冉冉的宫灯烛火跳跃,李晃双手环胸,从案上又捡起几份奏折,翻看之后,仍丢个郑夫人。

    郑夫人怀里抱着满满的弹劾郑家的折子,身影遥遥欲坠。

    “不”

    郑夫人突然丢掉了奏折,蹒跚扑倒李晃面前,抓着李晃的衣袖,哀求道“晃儿,不过是换了文章,你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

    李晃眼睛微眯,握住郑夫人的胳膊,轻笑道“母亲,孤、没、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