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差遣-第3/4页



    良久,太上皇幽幽地问“快十年了吧”

    宫人迟疑片刻,道“十年又两个月了。”

    距离泰安二十七年,邺禹被幽禁,可不是十年零两个月了

    “他们恨我吗”太上皇又问。

    宫人知道这是问邺与骁兄弟,想了想,便道“当年官家仁厚留罪人一命,且放了其子交由向王教诲,他们定会知恩,也不会恨官家。”

    “知恩”太上皇喃喃自语,“罢了邺南三番四次将他们的卷子送过来,用心很明显,不过都是在还儿女债。”

    在卷子上用朱笔批了一个“通”字,后,太上皇又继续看下一份卷子去了,没看多久便又掀开了糊名的纸“婴之是许王的孩子”

    “官家记性真不错,正是。”宫人笑道。

    “这些孩子中,便也只有他的孩子以之为名,况且一个纯之,一个婴之,不是很明显吗再说了,你以为我耳聋昏聩了吗”太上皇道。

    “小的不敢”

    太上皇的注意力又放回了卷子上“这治河方略若真实施,怕是要掏空国库,她也真敢想。”

    宫人笑了笑,不予评价,虽然太上皇这么说,但他能看出太上皇一点也没有生气。

    果不其然,太上皇道“不过,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倒也不是不可为。只是那些老顽固批了不通,怕是舍不得钱袋里面的钱吧”

    于是故意跟那些大学士作对一般,太上皇又给通过了,还道“不少孩子理论倒是不错,可到底是实践少,多了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凡事都还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行呀”

    宫人听了这么多年,早就理解了这话的意思,道“只是若让各位小郡王、小侯爷离京游历,遇到危险怎么是好”

    “不亲身经历风雨、不体察民间疾苦,一味地纵容和呵护他们,日后这容朝,也只会渐渐腐朽和没落。”

    “官家言重了”

    如此批阅了两日,卷子交给女皇时,女皇看见意料之外的通过名单时,也明白了太上皇的心思,便不再与邺禹的两个儿子为难。不过俩人皆是白身,一下子让他们恢复郡王之子的爵位是不可能的,于是给他们定了“伯”级别的封爵。

    邺婴之能通过宗正寺的考试也在许王的意料之外,不过收到消息的那一会儿他可以放了心不愁邺婴之的婚事了。

    曾经的邺婴之在他的心中是笑话、不识礼节、不够端庄,长得又胖,还有可能降为县主。虽然县主的身份也不愁嫁,可要想嫁个好人家,还能对许王府予以帮助的人家可难得。

    如今她可确定是郡主之身了,身形又瘦了不少,行为举止也有所收敛,要找个王公之后也不算难事了。

    考虑到这些,他对邺婴之的态度缓和了许多,除了因她那夜留宿外头而予以惩罚外,也予以了关怀。

    邺婴之不怎么在乎这些,她只是有些郁闷“我都通过考验了,温善为何只让人送礼来,她却不来恭贺我”

    赵铃道“郡主近来是离不开温丞了。”

    小郡主跳了起来,有些慌张“你胡说什么呢,谁离不开她了”

    “婢子是说,郡主三句话不离温丞。”

    小郡主哼了哼,也不解释。

    阿元匆匆地跑进来,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小郡主“郡主,婢子知道温丞近来在做甚了”

    “她在做什么,与我何干”小郡主傲然地说道。

    “哦,那婢子便不说了吧”

    “你说”小郡主道,“虽然与我无关,但你说也无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