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休养生息
    
    义从们的振奋与狂喜让整个辽南在精神层面得到了更为长足的提升,固然之前的以工代赈以及吸纳流民等政策使得辽南人们的精神层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是在耶律延禧御驾亲征的阴影之下,人人变得惶悚不安。
    毕竟,在得到这次的胜利之前,几乎没有人会认为忠义庄能够获胜,更加没有想到竟然赢得如此漂亮,这简直是神迹一般,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天命所归”这样的话语。
    这让辽南的士气大振,义从们更是如此,毕竟他们更是直面海量战利品的第一线啊,对如此巨大的胜利,有着更为直观的认识与感悟,并且伴随着他们押送战利品回归辽南,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也使得整个辽南都洋溢着如此的欢乐之中。
    要知道,这获胜的可不仅仅只是忠义庄,只是军队,而更是属于整个辽南,属于整个辽南人民的。
    因为,若是忠义庄战败的话,那么辽南如此“桃花源”一般的生活将不复存在,大家势必再次又回到辽国贪官污吏横行,民不聊生的那种日子。
    若真的那样的话,大家宁可死了。
    毕竟在享受过了辽南如此丰衣足食,只要勤劳努力就能够养家糊口,甚至可以不断上升发展后的生活之后,谁又愿意就这么的再次回归到以往那种生不如死的日子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众人之前有多么害怕,有多么恐惧,现在就有多少振奋,多么欣喜。
    随着辽南精神层次上的丰收,物质上自然更是有着长足的收获,大批装备物资的汇入也让辽南从精神到物质上得到了全面的丰收与提升。
    毕竟这一战,辽军彻底崩溃,当场被撞死或撞成重伤的就不下五万,还有更多受伤或是跑得脱力的俘虏。
    至于那些武器装备与辎重物资,全都丢得漫山遍野都是,出动了整个辽南所有的义从来打扫战场三天三夜也还没有搬完,估摸着这样的收获还得持续半个多月。
    御驾亲征嘛,这些物资自然是多些的。
    现在作为战利品,这些资源自然也是极好的。
    对此,武大很欣赏,真是恨不得金国待会也来个“御驾亲征”才好,运输大队长嘛,谁不喜欢?
    至于,这些辽军的尸体亦或者俘虏,忠义庄这边也没有为难,依旧本着忠义为先,汉语为本的原则进行着善后处理。
    与其刨坑埋了,倒不如用这些东西换些资源,也算是废物利用嘛,而且也还成全了对方。
    好在这个时间段,天气正好,这些时段即便在这里也不会造成腐烂,再加上有忠义庄军旗的庇护,也使得保存的时间变得更长。
    如此一来,只要是在腐烂之前,辽国有愿意花钱赎走的,武大不计较多少,一概答应,毫不为难。
    不论是什么大将还是什么奴隶的身份,价钱方面都无所谓,不计较,一文钱也行,一千两也可,不在乎。
    这也算得上死后人人平等了。
    但话虽如此,为了进一步推广汉化,那些过来交接的人必须得会汉语,说汉话。
    而那些俘虏们更是如此,如果会汉语,会说汉话,那就可以获得加入到辽南,成为外部民的资格,若是不愿意弃暗投明,也不要紧,依旧可以任其离去,还可以免费发放一定的路费,让他们回家。
    但是机会只有一次,如果下一次再在战场上抓住,哪怕会汉语四六级,精通中文三百年,那也没有任何的作用,一概不再给予再次选择的机会,要么就是死,要么就是成为奴隶,不解释。
    机会是可以给的,但只能够给予一次,第二次无论什么原因,不管什么解释,敢再次为虎作伥,只有死!
    而那些不会说汉语的被俘虏者通通割掉大脚趾,然后统统赶走,当然了,基本的食物补给,还是给予他们的,让他们可以回到家中,这也算是人道主义光辉了。
    并且不允许他们用赎金来赎买他们的大脚趾,无论你是贵族还是将军,哪怕你的家族给再多的钱,也都是一样的待遇,割了大脚趾走人。
    毕竟,此举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辽国多出这么多不能参加作战的壮年,又不得不养活着,将会十分尴尬,毕竟,失去了双脚大脚趾的人,种种田还勉强可以,可要想上战场作战,那是绝对不成的,且不说行进不方便,更加不能用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