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海水能晒成盐?-第2/4页



    最起码能改变自己之前的凶恶名声,说不定还能留名青史呢。

    也就在这个时候,赵平他们到了。

    朱全喜没敢再坐在首席上,匆匆跑下来挨个行礼。

    “这位是赵平赵先生。”

    彭越介绍道。

    “原来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赵先生,我代表临海县的老百姓感谢先生的救命之恩。”

    朱全喜跪地叩谢,姿态放的很低。

    “我不要这么虚的。”

    赵平摆手道:“说说临海县的经营情况吧?”

    “经营?”

    朱全喜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忙道:“临海县一直在县令和县吏把守着,他们家里堆放了很多银钱……”

    “我已经派人去抄了。”

    赵平打断他道:“现在让你说的是临海县的经营。”

    “比如生意这一块,还有赋税等等。”

    哪知,朱全喜却摇头道:“临海县没有生意。”

    嗯?

    赵平愣住了,“没有生意?”

    “那你们临海县的人都怎么生活啊?”

    “米,面,油,盐等等,都去哪里购买?”

    “这些都是行商提供。”

    朱全喜说:“临海县太小,人数也很少,满打满算不过两万来人。”

    “单单是县府就住了几千人,余者都是老百姓。”

    “靠着种地为生。”

    “吃穿住行等一些日常用品,往往都是靠着行商去别的村子,或者去云安县购买,然后再以高价在临海县县城售卖。”

    额!

    赵平一阵无语。

    云安县已经够落后的了,没想到临海县更加落后。

    连个像样的布庄,酒肆都没有。

    “那你们县令和县吏哪来的银子可捞呢?”

    赵平奇怪的问。

    “咋没有啊。”

    朱全喜说:“他们跟土匪勾结在一起,以安民费的名义多增加一层的税收,然后再分账,几乎全部都落到了县令和县吏口袋里面。”

    “而且临海县的两拨土匪都是由县令和县吏把控着,彼此分管一部分村民。”

    “哪个村出现了有钱的财主,都会被另外一波土匪骚扰,侵害,抢夺。”

    “可以说,整个临海县的老百姓都是县令和县吏圈养起来的劳作者,全在给他们赚银子。”

    “该死!”

    赵平握着拳头恨恨道:“竟然也跟土匪有染,一刀砍了他们,真是太便宜他们了。”

    “那你呢?”

    赵平又问,“你身为县丞,难道没有跟他们同流合污吗?”

    “我倒是想啊,可人家根本看不上我。”

    朱全喜苦涩道:“文的比不上县令,武的比不上县吏,我只能跟在他们身后,帮忙处理一些文书信件等等。”

    “瓜分银子的事情,从来就没有我的份。”

    赵平点点头,并没有完全相信他的话。

    事后必须要核实清楚。

    真如同朱全喜所说,再重用也不迟。

    赵平又问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他发现,临海县就形同一张白纸,除了有一些劳作的老百姓,便是一片空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