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地笼引发的猜测



    朱轩跟朱元璋他们聊了一会,带着王五去找杨捞三去了。

    现在杨老三和杨二毛,被朱轩提拔成了两个管事的。

    别看他们有伤残,而且年纪又大了,但他们在杨家村很有威望的。

    因为两人都是在战场上受的伤,是跟蒙元拼死搏杀过的。

    朱轩来到马棚这边,只看到杨二毛在安排村民们生产着蚊香和香皂,大家现在也已经适应了,这个工坊里面井井有条的,没有一点乱子。

    至于杨三爷,他则是在轩府外面的空地上监督村民炼猪油。

    无论是猪肉,还是油渣还是猪油,这鞋都很精贵,杨老三担心村民偷吃,或者偷拿。

    他并不是用异样的眼光看村民,而是大家都穷,很多事情村民也不想的。

    “杨二爷……”

    “东家、有什么吩咐吗?”

    杨二毛见朱轩喊他,立马走了过来,很是恭敬。

    朱轩指来指王五提着的地笼:“杨二爷、你跟乡亲们,按照这样的给我做,一个三文钱,做多少我要多少。”

    “什么!”

    杨二毛露出不可置信的目光,他只是看一眼地笼,就知道怎么编制了,这样一个地笼,根本花不了多少时间,一个时至少能编制两个出来。

    这不就是跟捡钱一样吗?

    “怎么?是不是太难了?不对啊、地笼编制起来很简单啊。”

    “不难、一点都不难。”杨二毛连连摇头:是东家给的太多了,这东西有手就行,非常粗糙,给一文钱都给多了。”

    朱轩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他还以为村民手工不行呢。

    “你就安排乡亲们去编制吧,我给三文钱就给三文钱。”

    “不过、不能耽误工坊里的工作,你们下班以后赚外快我不管,你也可以让还没安排到工作的乡亲先开始编制。”朱轩最后还提醒道。

    虽然捕鱼是为了赈济灾民,刻不容缓。

    但生产香皂和蚊香更加重要,因为鱼始终是鱼,比不上粮食的。

    杨二毛干感激的点点头:“东家放心,绝对不会耽误了工坊里生产。”

    东家还是那么心善,晚上回去让大家都上三炷香供奉东家。

    现在杨家村基本都在供奉朱轩,有的捏泥人,会木工的则是雕刻了一个迷你朱轩,有人甚至把朱轩吃过的果核捡回去供奉。

    这就是民心所向,谁能给百姓吃饱肚子,谁就是神。

    前院凉亭里,朱元璋也在安排:“毛骧、你立马安排人去编制地笼。”

    “把地笼投放到玄武湖,秦淮河、长江里面。”

    毛骧早就知道朱元璋会这样安排了,有地笼这样的捕鱼神器,朱元璋怎么可能忍得住。

    随便投放一千两千个地笼,每都能节省上百石粮食了。

    就在毛骧准备去安排的时候,朱元璋忽然又道:“还英除了百姓正常的捕鱼,这段时间不允许任何人去捕鱼。”

    “如有那个世家商贾敢雇佣百姓去捕鱼,你就让锦衣卫的去抄家,咱让他们当一辈子的鱼民。”

    “臣遵旨……”

    等毛骧离开后,刘三吾眉头紧锁,欲言又止的样子。

    马皇后忍不住问道:”刘先生、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去办?”

    朱元璋见刘三吾的表情,这才反应过来,歉意的道:“是咱不对,把刘先生请来以后,刘先生还没出去过呢,刘先生有什么事就跟咱,咱会让人去帮刘先生办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