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命运的起点-第2/4页



    当然了这也是李智云计划里重要的一环,于是在一处大树后李智云摇身一变将自己装扮成了一名野道士,是野道士但是李智云浑身的气度倒是有点以假乱真的意思。

    毕竟是高门子弟再加上后世的记忆,李智云先是披上一身旧色青袍裹身,发髻锁发。脚踏棉布鞋,接着浑身“仙气”极足愣是一步三摇晃走出了丝丝仙风道骨的味道。

    随后李智云便开始大步向前,他倒要看看自己去了太原郡来到父前面前他那大哥该有什么话。

    七日的时间,李智云终于按照计划走出了河东郡来到了他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绛郡(今新绛县),这里处于汾水河畔,只要坐船便可直达太原。

    来到绛郡的李智云并没有懈怠,现在的他算是如履薄冰,因为他在城门前的告示栏上看到了自家哥哥还有自己的画像。

    望着上面的悬赏令,李智云知道距离自己老爹举兵的日子没多远了。

    他胸中那股子怨气反而熄灭了不少,不是因为知道大哥李建成日后的悲惨结局,而是他知道自己老爹绝不会因为自己这个庶子而对嫡出的大哥做些什么,与其自找不痛快不如就此积蓄力量。

    连日的赶路将李智云的脚下磨出了几个血泡,虽然有道士身份加持,但是守城的官兵依旧磨迹了好一会才放他进去,是墨迹其实就是为了从他这刮下点油水。

    要知道隋朝时期道人僧侣的地位大幅提高,尤其是到了唐朝李家人自称自己是老子的后裔,扬道排佛的意思不言而喻。

    而李智云哪里不知道财不外露的道理,他在之前就把破包袱都丢了,怀里除了坐船的钱,基本没钱了,这些风餐露宿,他也算是受尽了苦头。

    好不容易进了城后,李智云并没有闲逛而是直奔渡口而去。

    汾水宽阔,在岸上看来流水不算湍急,渡口虽大现在却显得特别空旷,只有不少运粮的河槽在渡口忙碌着。

    为了挑选前往太原的舟船,李智云在渡口走了许久了。

    半晌后李智云终于在一片树林旁角落发现了一艘孤零零的舟船停在岸边,便上前问道:“船家,船家可是要远渡啊!”

    此时一名渔舟老汉从船上探出头来望着李智云:“道长这是要去哪里啊!”

    这老汉有些好奇的打量着李智云。

    李智云坦然一笑:“贫道要去太原访友不知船家可否方便啊!”

    听完李智云的话后老汉有些花白的胡子一翘,脸色不善道:“不去!”

    完便径直走进船舱。

    这令李智云一愣,他还真没想到坐不到船这件事。

    “船家!我有钱!”

    “有钱也不去!道长我劝你去别处看看吧,这里的渡口早就没有去太原的船了!”

    李智云皱了皱眉。

    这样的情况是他没想到的,不过李智云转念一想又问道:“老伯那去临汾呢?”

    碧波上舟船随水波摇晃着,刚刚进入船舱的老伯转过头来看了看李智云:“临汾?不去太原了?”

    李智云故意装出急促的样子:“贫道才想起来自己在临汾也有友人,去哪里也可!”

    老伯看着局促的李智云犹豫片刻后点点头:“好吧!不过要等一等,光载你一个人肯定不行!”

    李智云点点头虽然他不常坐船,亦或者这是他第一次坐船出游,但是他知道像这种远游舟船必然要多载上三五人船家才够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