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茶馆



    坐进车里,訾岳庭开了会儿冷气,问“你们接下来去哪”

    林悠撒了个谎,说“我晚上要值班,突然接到的通知。”

    “几点”

    “六点到岗。”

    现在快四点了,没剩多少时间。芳草地在城北,马草塘在城南,遇上晚高峰还要堵个几十分钟。

    訾岳庭定好了路线,决定先送林悠去单位。

    开到半道,訾岳庭才问许彦柏,“你待会儿去哪”

    为了看展,许彦柏特意空出了一整天的时间,没有别的安排。他翻了翻手机,临时也约不到朋友出来,就说“回家去看姥爷吧。”

    回老宅,方向一致,也不必绕路。

    訾岳庭决定,“那先送你。”

    林悠低垂着头。这其实是她内心期望的安排。

    路上,訾岳庭接到助教的电话。

    “教授,工作室里的石膏用完了。”

    “先问隔壁壁画系的工作室借一点。”

    “雕塑泥也没了”

    “院子里那么多废泥塑,都砸了,扔炼泥机里管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炼泥机被几个新生弄坏了”

    訾岳庭头疼,要是以往,他就直接去工作室了。

    后视镜里,林悠还拿着画展的宣传卡片在看,一声也不吭。

    “先别做了,等我明天过去再说。”

    挂了电话,訾岳庭觉察车里有些过分的安静,后座的两人也没有要交流的意思,于是问了句,“画展怎么样”

    许彦柏将手机锁屏,放回裤兜里,“有点怎么说死亡美学说实话,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王燃的油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人体比例多是扭曲的,并且刻意放大了五官在构图中的存在感。在那组关于溺水的系列油画中,女人在水下睁着眼睛,眼神空洞,格外有几分诡异。

    许彦柏问林悠“你觉得呢”

    林悠不懂那些专业角度的分析,只说自己的感受,“我觉得挺有寓意的,很生动能放在美术馆里的,一定都是好作品。”

    “这不一定。很多艺术家都是自己砸钱在办展。”

    林悠第一次知道艺术行业的内幕,“那回报呢”

    许彦柏说“知名度,宣传效益,好看的履历,外加卖画收入我们学校就有一个专门的学科,叫做艺术管理。”

    砸钱,请人策划,名师推荐,办展造势,卖画。现在的独立艺术家,基本都是这个套路。甚至于那些摆在画廊里的精美画作,很多都是艺术家们自己掏钱存挂的。

    砸钱办展的目的是为了能有曝光度,让人看见你的作品,认识你的名字。

    有些确实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一次就能出名。有些呢,砸钱也砸不出水花,昙花一现后便销声匿迹。

    才华要被人赏识,被大众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有时也需要一些运气成分。

    “那些能拍卖到几千万的作品”

    “幕后当然有推手。”

    许彦柏说“艺术家本身,只是产业链中的一环而已。”

    林悠的世界观被刷新了。

    訾岳庭在听。许彦柏所言并不脱离现实,而是行业现状。

    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找不到画画的源动力。

    抛开功利目的去创作,无疑是快乐的,但一旦涉及到自我经营,把艺术当成事业来做,就会开始有很多的顾虑。市场流派,风格定位,效益回报,以及与同行的竞争纷扰因素太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