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腊肉-第2/4页
今年清明时,路清河就让张一梅直接在店‘门’口,写上回收干竹笋,还有野山楂,刺刺梨这些都是季节‘性’的,像竹笋就是‘春’天,野山楂和刺刺梨都是秋冬天才会成熟,而这两种拿来泡酒,特别的好喝。
野山楂和刺刺梨在山上,平时人看到了也都不理会。野山楂好处理,泡出的酒是酸酸甜的;但是刺刺梨处理起来就特别的麻烦。先是刺刺梨的本身全都有刺不说,就是结果的枝杆也都是有刺的。摘得时候一定要手塑料手套,不然没摘几颗,手就全见血,没一个好地方。
刺刺梨是农家人的叫法,学名:金樱子,刺梨子,也叫刺蔷薇。
以它的根和果入‘药’。
夏季采果,秋季挖根,晒干或鲜用。
用来泡的酒也对身体,特别有用处,
刺刺梨摘回来,要去刺,洗干净,凉去水份后,就与酒泡一起,长得像火箭,又像汽球,有一根长长的细杆,前头还有像‘花’裙子似的绿叶,也是一种中草‘药’。
也是一种不错的果实,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在制作美食上,它也是有着很多不错的方法,那刺刺梨泡酒是一种农家常用的方法,喝了这种酒,对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也是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记忆力,也是有着明显的效果。
有了腊‘肉’的试验,路清河就打算与安沙市的几个在未来都没有出现过食品问题的工厂合作,把自己的原料‘交’给他们加工,贴上自己的品牌。明年,路清河就会让路强慢慢的开始把以前的村里种桔子树的山包下来,开始种黄桃树和野葡萄。
地上嘛,肯定是要种红瓜子的。
很多地方,都没见过红瓜子,也算是湖南的特意小吃之一了。
昨晚的视频会议,钱美美还告诉了路清河一个消息,有一家她之前看中的食品厂,现在都有意出售。出售的不仅是工厂,还有管理工厂的团队,路清河有些小小的‘激’动,所以,她也有点期待,这次来林古村收腊‘肉’的人。
“小四,小四,想什么呢?”老四手在路清河眼睛摆了两下:“你说,他们怎么就选择到我们林古村收腊‘肉’呢?不过,还真的感谢他们,若不是他们来我们村里收腊‘肉’,我们村的人得少赚多少钱呀。”
路清河眯了眯眼,笑问:“老四,你觉得应该感谢他们?”
“当然,虽说这几年我们村生活改善了不少,也比其他村好些。可还是比不上大城市,连县城都比不上。很多人家到现在都还欠银行很多钱,你不要忘了,发洪冲掉的房子,新建的房子。那些钱可都是找银行借的,欠的,是要还的。”
老四说的没错,之前洪水冲倒的房子,新建起来后,并不代表,就富有了。林古村有沙场,可能在那里上班的也都年轻力壮的男人;就连着路起利的工程建筑队也是一样,极少‘妇’‘女’跟在一起。
留在村子里的老人,‘妇’‘女’,孩子,都没有任何劳动力,能创造收入的。前年开始,有人来他们村收腊‘肉’后,那就都不一样的。
第一年量少了些,第二年要求高了些,第三年要求就更高了。
林古村村委会的干部们,却是一年比一年用心,像村长,书记他们从九月开始,就让林古村的人开始为熏腊‘肉’做准备,每家每户如何切猪‘肉’,如何架火,如何控制烟熏的时间,在熏好后如何保存之类等。
可以说全村都为了腊‘肉’做足的准备,也相当的用心。
“你是不知道,我之前听我同学说,他们村里现在都是些留守老人和孩子在家,很多人家不是被偷就是被抢了。想想就觉得有些恐怖,家里没大人在,确实不方便,各种被欺负。‘玉’云乡,随便找个村子,基本都是这样的。一般也都是只有过年过节,才会热闹一点。唉,要是那腊‘肉’不要香树熏的话,我们村可以卖更多的腊‘肉’,甚至可以到别人村去收回来,再卖给他们呢。”
路清河把书盖了起来,坐直了听老四侃侃而谈,眉‘毛’挑了两下:“嗯,很有道理。”
其实,冬天吃腊‘肉’除了湖南和贵州有这样的风俗外,其他省份都没有这种东西腊‘肉’在这两个省会都是属于特‘色’的菜品之一。若是扩大制作,然后卖到其他省会,应该也是个不错的试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