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吴都空虚-第3/4页
公子涵不敢乱了,老老实实的交代:“我爹他去哪,从来不跟我,我没法知道啊!”
爷不相信,作为上将军的儿子,怎么可能对老爹的去处一无所知,看来还是需要一些皮肉教育才能让他真话。
“看来爷不帮帮你,你是不开窍啊!”
活动了一下肩膀和胳膊,爷靠近了些,做出要赏他耳光的样子。当然了,如果他聪明的话,也可以不用真的打,关键看他自己了。
“等一下!我想起来了!我爹应该是去了吴国。”
上将军当然不会泄露军事机密,可是公子涵毕竟是他儿子,有些事当爹的不用,儿子在旁边看,也能看出来。
老爹出征之前的那几夜里,每都在书房里翻阅地图,别人不能随便进出上将军的书房,公子涵作为他的亲儿子,自然不在此粒他偶然看到,老爹拿在手里的,正是吴国地图。
上将军为什么要反复查看吴国地图?自然是为了安排进攻计划。越国这次出征,可以是穷途末路前的孤注一掷。他们只带了不到10的口粮,这是举越国之力能拿出来的最后库存了。一旦他们进攻不利,不能快速从吴国劫取到粮食的话,10之后,军队将不战自溃,越国基本上也就完了。
所以作为此次出征实际上的军事指挥官,上将军能不殚精竭虑?即使仅仅为了自己心安,他也必须抓紧最后的时间,尽可能的把进攻计划做的完美无缺。
勾践当然明白这是最后一搏,输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赢了才有可能翻身!所以他也是穷尽所能了,所有的武将、官员全部带上;越国的野战军、城防军,乃至健壮的平民百姓,全部征召入伍;库房里的武器装备一件不剩的取出来;仓库里的粮食一粒不剩的打包。
所以,越国都城,看上去才会像一座空城,因为所有的人力、物力几乎全部被压榨出来,由勾践亲自带领,踏上了征途。
有句话叫破釜沉舟,哀兵必胜!
越军的前锋部队,日夜不停的高速前进,在出征的第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了吴国的边境关卡,正式侵入了吴国国土。
休整了一后,前锋继续大步向前,在吴国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突进五十里,连续攻破三个城镇,夺取了大量粮食。
第八越国大军主力,十多万正规军,外加十多万辅兵,加起来超过三十万人,浩浩荡荡的通过了边境,大举入侵吴国!
因为前锋军于前一搜刮到了大量粮食,越国大军暂时摆脱了缺粮的困境。但三十多万人口,每需要吃下粮食超过10万斤,仅仅靠几个镇的存粮,只够支撑数日而已。目前的成果还远远不够,越国大军还需要攻下更多的城市,拿到更多的粮食。
按照原定计划,越国大军趁吴国没有准备,于第九开始对吴国的一座重要城市三浦城发动疯狂的进攻。
吴**队虽然提前一,收到了边境发来的警报,可是留给他们准备的时候还不到一整,堪堪来得及向后方派出信使,越**队已经上门来了。
匆匆完成了全城动员,三浦城里的五千城守军刚刚披上战甲,越国兵已经攻到了城下。一场突如其来的疯狂进攻,将城里的守军打蒙了,近半的城防军还没来得及登上城墙,墙上已经陷入了苦战,越国兵在很多城墙段甚至占了人数上风。
吴国的士兵英勇奋战了两,城防军五个营,被打残了三个,另外两个也被击溃,在越国发兵的第十,越国大军占领了三浦城,获得了城中贮藏的大量粮食,进一步大大缓解了越国大军的粮草困境。
打下了三浦城之后,只需要渡过吴江,即可将兵锋指向吴国都城!当然了吴国都城肯定是一块硬骨头,越国的主要目标是夺取粮草,攻打吴国都城对他们来是非必要的。如果按照原计划行动的话,越国大军应该沿着吴江上下游的方向,兵分两路,一路去打上游的合浦市;另一路负责攻占下游的盂兰城。如果两路能够顺利拿下合浦、盂兰,那么越国的粮食危机等于解除了大半,不仅前线士兵的口粮能达到一个月左右,还能运输大量的粮食回国,给国内嗷嗷待哺的民众送去一批续命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