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开厂子-第2/2页



    看着六人眼里的亮晶晶,张要发知道几人都被他动了。

    不过他始终保持着理性,继续很冷静地分析道:“当然,我刚才的这个筹算听上去是很吸引人,不过这个事做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我这个想法很大胆,仅凭着一腔热血是万万不够的。”

    “一来,我们是个体经营,经济实力有限,不一定能扛得住时刻变换行情的市场。”

    “而且我们都是第一次尝试,怎么开厂子都是瞎蒙,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开厂子的经验,肯定做不过城里的那些已经做出规模的大厂。”

    “唯一的优势就是我们的厂子是田间地头进入市场的第一个阶段,中间省去了不少运输成本,所以我们生产出的大米价格上就有优势。”

    “二来,我们目前就定位于主要做青宁镇这十里八乡的生意,乡里乡亲大家都认识,我们然就有一定的消费基础。”

    “我对这个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当然,做生意嘛,有赚就有赔。”

    “农业本来就是靠吃饭,如果赶上了年景不好,干旱、洪涝、虫害这些灾,很有可能田地里的收成都会折损,那我们的厂子也就不可能收得到粮食。”

    “厂子一旦开起来就每都会有支出。碾磨机器需要人工,生产也需要人工,还有机器的损耗,厂子的租金,购买机器的钱,再加上其它一些零零角角的支出。”

    “如果运作不好,很有可能会亏得血本无归。”

    “我还年轻,即使亏了,大不了再重新站起来。”

    “如果亏到最后都爬不起来了,我起码家里还有田地这个最后的退路,大不了再继续回家种田呗。”

    “当然家里的田地也一直都是得种着的。”

    张要发边着边朝门口的爹娘看过去。

    意思很明显:老爹老娘,儿子我要去外面闯,您二老可要种好家里的田地,以防儿子我亏得爬不起来,最后找您二老接济,不至于被饿死。

    知儿莫若父,张父一下子就明白了儿子眼神里的意思,他对于儿子刚才的开厂子经营管理那些事不懂,也是第一次听。

    但他大概有点明白这个厂子如果开起来了不仅能够让家里的日子更好,而且还能造福于十里八乡,这是好事。

    退一步讲,即便厂子开不起来倒闭了,也就是亏了些钱而已,大不了重头再来。

    儿子还年轻,就应该趁年轻多闯闯,难道年轻不闯要等到老了再闯吗?

    开玩笑,人老了哪里还有那个精力和心气儿去奔哟。

    再了,他被儿子明晃晃地当成了后盾,他有种老父亲仍然被需要的满足福

    所以儿子只要不是去做违法犯罪、偷鸡摸狗的事情,儿子这是在奔前程,是好事儿,他这个老父亲必须得无条件支持儿子啊。

    张父不仅心里是这样想的,行动上也不落后,只见张父迫不及待地表态:“儿子,你尽管去博,我和你娘支持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