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堰-第2/3页



    李婉点点头,问道:“那这地一般是用于种什么的呢?”。

    林溪回道:“也没什么好种的,村里人种什么我们就跟着种什么,种点麦之类的。”

    “不过我们家的地种得不太好,我们都不太会打理田地,我又经常在外做工,家里就靠三个弟弟拾掇田地,也没有拾掇出什么名堂来。”

    林溪感觉脸上臊得慌,他不太自在地挠挠头。

    这附近别人家的田都已经用犁翻了,就他们家几兄弟的田还没翻。

    一茬一茬的稻茬子在田里看上去显眼得很,旱地也没有什么收成。

    李婉看出了林溪的不自在,拉过他的手宽慰道:“没事,老话夫妻齐心、其利断金,我陪着你好好拾掇拾掇咱们家的田地。”

    “我不怕吃苦,好日子都是奔出来的。家里劳动力有好几个呢,只要将他们有效地用起来,想来田地还是能打理好的。”

    听到这话,林溪这才不羞窘了,他又道:“婉婉,走,我带你去看看我们家的其他田地。”

    林溪开心地拉着李婉去往村东头。

    这会儿林溪倒是有些自信,他道:“那边距离大队部不远,那边的田地很是肥沃,泥巴成深黑色,软软糯糯的。”

    “出产的水稻产量比村里其他处水田出产量要高,属于上等田。

    “这水田看上去地势低洼、平整,水田下面还建有全村最大的引水池塘,村里取名为‘大堰’,意为很大很大的水塘的意思。”

    李婉顺着林溪指的方向看去,见这个水塘的长度是从村北面一直延伸到村南面,相当于整个村子的直径那么宽。

    水塘的直径则是延伸到隔壁村的水田那边去了,目测应该有三百米的样子。

    林家村是个大村,全村前后左右合起来有三四百户,人口将近两千人,按照村子这么大的规模,从村北面到村南面来算的话,可想而知,“大堰”的面积该有多大。

    “这个水塘也是住村东头的村民的饮用水源地,偶尔有那么几个大妈大婶们过来洗洗菜。”

    “农忙时如果水田里确实水量不够,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引用这个水塘的水。”

    “为了保证“大堰”的水质和日常的储水量,村里建了条宽度约八米左右的水渠。从村东头“大堰”的南面那条边开了个宽约四米左右的闸。”

    “这个闸口逐渐往外扩宽至宽度大约八米左右的时候,然后一路往西延伸一直到林家村西边地界的河滩地下面的清水河。”

    “如此便实现了“河堰”相通。”

    林溪道。

    李婉:“那这个‘大堰’对于林家村来饮水、用水都很重要啊。”

    林溪点头道:“是的,平时水田旁的池塘储水量如果充足,村里就会将水渠与清水河之间的闸口堵住。”

    “待到农田灌溉需求量大的时候,这个闸口就会疏通,让清水河的河水汇至农田周边的池塘,形成了一幅脉搏涌动、阡陌交通之景。”

    “清水河的河水是与长江相连的,最终汇入长江,而长江的水最终又是汇入大海,河海相连。”

    由于“大堰”面积大,挖的深度适中,周围都是村里面的水田。

    夏季农忙时,在田里忙活了一的人们会一个猛子扎进去来洗去一的疲乏。

    “大堰”也是孩子们、半大子们游乐的堂。

    半大子们才不管那么多,嘻嘻哈哈傻乐地一头扎进去打水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