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心思-第2/3页



    即便如此,李树生早就在他成长的岁月里以及母亲对他一日三餐嘘寒问暖的叮嘱里,对母亲的孺慕之情甚深。

    李婉和李旺更是如此,他们从记事起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所以对他们各自的父亲没有太多的感触,但他们却是周氏一把屎一泡尿地带大的,周氏就是他们的。

    周氏继续道:“婉婉她爹走得早,没有父亲在身旁约束,这孩子性子多多少少有些野。”

    “这孩子从被我娇养惯了,从到大都没离开过我身边。”

    “我们这儿离你们那儿相隔几千里,这要是两孩子的事情成了,我们娘俩想见上一面都难。”

    到这里,周氏的神色有些黯然。

    黯然的神色转瞬即逝,周氏担忧道:“更何况,我这闺女在你们那儿算是外乡人,能不能应付得来都不好呢。”

    “我实在是放心不下啊!”

    “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我都懂。但临到自己头上时,才发现自己原来也是不能免俗的,忍不住地对孩子这也挂牵,那也挂牵。”

    周氏想着都是自家人,话也没有那么多顾忌,她也不怕楚氏他们笑话她,将自己对女儿的各种担忧统统不加掩饰地拿到台面上来了。

    老祖宗留下的那句名言“儿行千里母担忧”道出了多少老母亲的拳拳爱子之心啊。

    李婉知道母亲心里不好受,赶紧过去扶住母亲,拉着她的手不放。

    楚氏早就一脸动容,更是与周氏有同理心,她不禁想到了自己。

    她和周氏有些相同的遭遇,但又不尽相同,周氏接连遭受打击,还遭受了丧子之痛,之后也没有改嫁。

    她自己一个女人撑起了整个老李家的门楣,还将孩子们个个都教养得不错。

    楚氏是佩服的,她对周氏能够感同身受。

    楚氏觉得她自己是幸阅,起码她遇到了林伟。

    林伟对她敬重,帮着她一起撑起了老林家大房的门楣,她和林伟的日子也过得和和美美的。

    不过楚氏很清醒,她个饶思绪得先放一边,目前还是先两个孩子的事为重。

    楚氏换位思考了一下,她也有女儿,如果她的女儿要远嫁到几千里之外,她无论如何是不放心的。

    楚氏甚至觉得自己很有可能会拒绝。

    谁本地没有好后生呢?

    本地的好后生一抓一大把。

    如果女儿嫁在本地,三两头还能回娘家串门子,女儿在婆家受气了,还能跑娘家哭鼻子,娘家人几步路就可以赶去婆家为女儿撑腰。

    但是如果女儿嫁到了几千里之外,她想见上一面都难。

    如果女儿报喜不报忧,那她对女儿在婆家的情况根本就一无所知,还谈何去看顾女儿呢?

    明明可以选择捷径,那为什么要选择最远的那条路呢?

    这不是犯傻吗?

    所以楚氏觉得如果她的女儿要远嫁,那就无异于要剜她的心,她大概率是不愿意承受这剜心之痛的。

    将心比心,楚氏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平心而论,相对于本地的那些后生,老林家也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优势,劣势却是一抓一大把。

    楚氏心里发愁。

    想到还在老林家巴巴等着她好消息的叔子和弟媳,又看到坐在对面的林溪那一脸焦急又紧张忐忑的样子,楚氏咬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