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边角料



    计划好邻二出去游玩,林溪几人赶紧通知了林泉几兄妹,知道林溪对李婉的心思后,几个兄弟都想暗自帮忙使力。

    林泉的三弟林水平时对林溪这个大堂哥很是亲厚。

    他比较好学。

    楚氏早早就发现他悟性高,即使家境再如何艰难,也还是咬牙让林水跟在大队的张会计身边帮忙端茶倒水学些手艺,不定将来有个一技之长能够谋生呢。

    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地林水学会了些算账计数的技艺,渐渐地可以帮着张会计打下手了。

    混着混着,林水在整个大队部也混了个脸熟,结识了大队下辖一些村子里的乡绅。

    当然这里的乡绅是上不得大台面的,只在村子里还尚有些脸面。

    有些是家境要富裕些的,有些是在村子里有些话语权的。

    林水一听是大堂哥想在心爱的姑娘面前好好表现一番,那无论如何他得神助攻一把才成啊。

    “开着拖拉机出游那才神气嘛,倍儿有面子的。”

    林水一想到自己开着拖拉机载着众人飞扬地跑在乡村道上的场景,整个脑子就像过羚流一般,精神抖擞的。

    于是他当下午转头就去到张家村找到自己的“富豪”好友张要发借他的拖拉机一用。

    由于林水的会计师傅是张家村人,所以林水经常跑张家村办事。

    与张家村名人张要发时常有业务上的对接,故而一来二去俩人越来越熟识。

    甚至到后面一见如故,相见恨晚。

    俩饶很多想法出奇的一致,自然而然俩人成了实打实的好兄弟。

    张要发人如其名,家里如今是张家村数一数二的富户了。

    他喜好结交朋友,为人仗义,脑子活泛,敢闯敢干。

    遇到国家的新政策,他是他们村第一个举双手赞成政策改革的。

    所以包产到户后,他的适应性在村子里最快,甚至还嗅到了一丝丝发家致富的商机。

    当时他问村里:“村长,既然以承包责任制的形式,那在村里的田地分完后还剩下的那些边角料比如荒地、池塘、下等地,能不能再另外承包一些给我?

    村长一听,顿时眼睛一亮,赶紧抓着张要发的手不放,道:“可以的,可以的。你是个好的。”

    村里当然拍双手赞成。

    当时还是有不少农户反对包产到户的,也有的是持怀疑态度,就连村里都有点不自信,到底能不能像安徽那个劳什子村一样搞起来嘛?

    心还是悬着的。

    这个时候竟然有人愿意多包地,还是那些到最后没人要的边角料。

    这简直让人振奋。

    包。

    当然要包。

    尤其是像这种响应国家号召的积极分子更要政策上鼓励,行动上支持。

    村长瞪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问:“你想要包多少?”

    张要发心里有些没底,挠挠头,一脸憨厚道:“村长,我能够包多少?”

    村长一听,顿时差点感动得都要哭了,这是个好后生啊,这么支持村里的工作,一听他这话,这是做出了能够包多少就包多少的决心啊。

    村长拉着张要发的手,差点就喊亲儿子了:“要发啊,村里感谢你支持包产到户的决心和对政策的信心,”

    “这样吧,等分到最后那些个没人要的荒山荒地等等,你能够包多少,村里就给你包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