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书房秘密-第2/3页
燕璧点点头,四下里扫视一眼,飞身而去,如一只苍鹰朝丹雪庄西跨院扑去。虬髯客哪敢落后,紧跟上去,一直不离燕璧三步之距。
到得西跨院最末那间屋子,虬髯客抬头一看,见屋顶上挂有写着“德源轩”的牌子,他再往窗前靠拢,食指沾上口水将纸窗戳通,右眼往里一瞧,果见屋内书架排列,加上竹简一卷一卷的摆的整整齐齐,这确实是一间偌大的书房,也或者说是一间藏书阁。
“进入么?”确定是书房之后,虬髯客转身对燕璧道,“深更半夜到的此处,不可能就只立于屋外吧?”
“那是自然!”燕璧早已左手抬起,一股黑烟直射门上铜锁,那牢固的铜锁“哐”的一声自动弹开并且掉到地上来。
“走!”她朝虬髯客挥挥手,轻轻推门进去。
“哇!好大的书房!”虬髯客一进屋子,便被屋里的书籍惊呆了,他跑过去,拾起一本来看,是民间收集的民谣和民歌,封面上却写着“汉乐府”三个字。
“真是奇怪!”他好奇的瞅着这本《汉乐府》自言自语地道,“丹雪庄不过是江湖上一杀手组织,为何会设置一个大大的书房,就算附庸风雅也不至于如此吧?而且还是《汉乐府》这样的书。”
“确实奇怪!”燕璧也在另一个书架前说道,“这书架上尽是民间民谣,而且还是前不久才搜集而来的,旁有收集的时间和地点,记载的倒很详细。”
“确实如此!”虬髯客道,“你看这首民歌。”
燕璧放下手中竹简,来到虬髯客旁边,接过虬髯客递过来的竹简读了起来:“风雨飘,云雾绕,奴家秋来盼夫到,雁鸣悲兮,信无语至,泪眼秋水断肠焦。这确实是南方民歌,却又有北方诗经特点,龙啸臣收集这些东西有何用?”虬髯客也百思不得其解,据他了解,龙啸臣乃一介武夫,性格粗俗不堪,只认钱财做事,何时竟然这般舞文弄墨?
燕璧这时说道:“收集这些民歌诗词并非自己爱好,而是送往长安乐府,乐府整理之后交给乐坊编曲。”
“你为何那般肯定?”虬髯客问。
“因为这里有几箱竹简,上面写着‘送长安乐府’的布条!”燕璧道。
“身为江湖中人的龙啸臣竟然与长安宫廷暗中联系?莫非此人是身在江湖的官家之人?”虬髯客道。
“确实难以理解!”燕璧道。
“难怪几日前与丹霞庄一战,丹霞庄人所用兵器竟有御林军专用箭镞,不过,周宁县传言,只有何员外是官宦后人,这龙啸臣何时成了公门中人呢?”
“看来这龙啸臣的身份确实神秘,种种迹象皆显得难以理解,何府被灭一事也很蹊跷,若想查出杀害何员外一家的真凶,看来还真要从丹霞庄查起。”
“如何追查?”
“此时的从长计议!”燕璧嘴上回答,却自顾来到书桌前,见书桌规整干净,显得并不杂乱,如此现象,更让燕璧费解,藏书阁整理有序,身为江湖中人的龙啸臣岂有这般书香之气?除非龙啸臣并非一介武夫。
“难道龙啸臣才是官宦后人?那么何员外又是谁?”
她自言自语,突然想起一个问题,于是对虬髯客道:“方才你说周宁县只有何员外是官宦后人,是么?”
“不错!”虬髯客道,“对周宁县之事弗清不敢说事事皆知,然周宁县之江湖轶事和周宁县之豪强俊杰德高望重之辈弗某还是清楚得很,况且弗某姑父曾做过周宁县县丞,对本县户籍及住户来源可谓了如指掌。”
“照你如此说来,周宁县住户中就只有一户人家乃是高祖皇帝功臣之后?而且此人便是何员外?”
“确实如此!”
“那好!”燕璧点头道,“如此说来,燕璧心中疑惑总算解开了,弗兄,燕璧有一想法,不知对与否?”
“说来听听!”虬髯客道。
燕璧犹豫片刻道:“若何员外才是真正的龙啸臣呢?换句话说,我认为之前在江湖上出现的龙啸臣会不会便是何员外。”
燕璧一句话令虬髯客一脸惊愕,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于是挨近燕璧茫然地问道:“姑娘何出此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