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转折-第2/3页
对于朝政安稳而言,最没用的就是名士。吹捧名士的人自然是豪强为主,施政压抑的正是豪强。看似号召力极高、人脉广泛的名士一旦入朝,他要为朝廷压抑豪强扩张,还是为豪强撑腰?又或者直接当个泥偶木像做哑巴?
为豪强撑腰,那要他入朝做什么?这一点皇帝不能容忍,就连名门大族也不能容忍。
他若为朝廷考虑压抑豪强、寒门发展,那失去豪强拥护的名士又有什么优势?论才能、经验可能还比不上一个积年老吏。
程夫人停车后,也开口道:“曾听崔安平(崔烈)道‘名士无权故清贵显名,权名并俱是养祸之道’。阿大所言自有大道理在其中,我看那魏家子做名士是真可惜。”
刘宏,字大。
宋氏稍稍发愣就理解了皇帝的意思,看着魏越娶蔡氏女固然能让魏越情愫圆满,可一个正需要、可以今后在军事上压制袁氏的种子就没了;若斩断魏越的希望,必然会给魏越造成极大的打击,可魏越今后会有发展的可能性。这是有和没有的区别,至于魏越是否效力于帝室,又是一回事了。
名士难道就不能入朝堂?
可以,如张邈、胡毋班等名士、一方士人领袖执掌兵权为朝廷征战,战后也会有厚赏。这些都是寻常的名士,跟蔡邕无法比。蔡邕的名望实在是太高了,后来再加上七经石刻、楷书的因素,几乎能称得上的海内第一大儒。
这种人物,谁敢让他入朝掌权?
没人敢,那就当一辈子名士去吧!
魏越呢,小小年纪在河北战场表现出来的才华令刘宏动容;一个能让皇帝动容、不舍的军事天才,会不会引发其他人的忌惮?
若这个军事天才还是海内第一大儒的亲传弟子,又是女婿……这就很可怕了,谁敢给魏越机会让他成长?
所以,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当名士去吧!
得到命令的宋氏离去准备计划,刘宏与程夫人一前一后走在街道上,刘宏突然说:“河北糜烂,百官不敢说实情,实情令人震怖。若依魏家子推论,如今光冀州人口折损几近百万。今岁无粮,待明年夏收时,冀州五百九十万人口,大致能余四百万,或许仅仅能存三百万。”
不算地方大疫,光是遍及全国的疫情十年内就发生了两场,冀州人口始终维持在六百万出头。受限于医疗、粮食产量,六百万人口就是此时冀州的极限。还有大量的平原林地、荒地、盐碱地、湿地、沼泽、坡地可以开发,就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开发,成为粮食瓶颈。
“折损过半,冀州堪称鬼蜮。”
刘宏双手负在背后:“待冀州安堵后,我想回河间看望旧宅,以便安抚民心遏制豪强。”
若冀州人口折损过半,折损的人口主要构成也是以贫农、流民、寻常百姓、寒门为主,不会有太多的豪强折损。这意味面对大量无主土地和流亡人口,冀州豪强、寒门能以最低的成本达成最快的扩张速度!
“阿大提及,老身也不禁思念起老宅。”
程夫人也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可心中莫名的阴翳,总觉得这个话题不吉利。似乎,隐隐有‘狐死首朝丘’的意思。
当魏越拜访张温之后,一身酒气回自家园堡,堡中男女已筑好炉灶冶炼铁水铸造箭矢。制造箭矢,铸造箭矢占用的工序、劳力并不多,重要的工序围绕在箭矢黏合加工上。
园堡前,贺彪一袭居家随意粗衣,衣领下垫着围巾上前接魏越下车:“少主,貂蝉女官宋氏来访。”
魏越已经看到院子中两名坐在廊檐下进餐的佩剑宦官,揉揉鼻子:“大概何事?”
“杜氏女子接待,奴并不知女官来意,或许是来寻杜氏游玩的。”贺彪搀着魏越往寝室走,声音低低:“园堡地窖中存放弩具、铠甲五十余套,若不慎走漏消息,祸患也。”
京中贵戚为护院会存有轻便弩具及各类兵器,可魏越这里藏着成批量的军用强弩、重铠以及军用的两丈长矛、槊,和步军三丈长的长矛。
“此事我已知之,热水可备好了?”
“女官来时,杜氏就吩咐热水,俱已备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