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雁飞客(4)-第2/4页



    当下时令,冬麦已播,偶有零星绿意破土,千里沃野阡陌分割,隐约可见农人牧羊徜徉于田间小道上,好不悠闲。虽为大魏边地,却真真正正是一派物丰民殷的治世图景。

    两人追忆了番英雄争霸旧事,王凌叹道“乱世以降,天下板荡,有一夫之勇者,无不思图谋王霸大业,如今三分天下,不比从前,怕再难能见到那番立功建业热血豪杰了”

    姜修手底摩挲阵墙砖,霉苔微露,他笑了笑说道“太尉今日功业既成,戍边安民,也算不负大丈夫之志了。”

    他从到寿春城,极受礼遇,王凌虽年近八十,精神矍铄,但眉宇间总含一缕忧思,摆在脸上也不明说。此刻,喟叹看着姜修“君不知,我身受国恩,可如今主弱臣强,日夜难安啊”

    姜修脸上笑容不改,并不反驳,而是说道“某早远离庙堂,其间局势,不敢妄谈。”目光朝八公山方向一调,主峰上,苍苍松柏,遮天蔽石,遥遥泄了初秋的一鳞半爪。

    再往西北方向沿路有大将廉颇墓,有淮南王刘安墓,叠翠流金,幽鸟相逐,因此转了话头,“不但凡人,便是帝王将相,也照旧是白日不可系,朱颜不可驻,天地逆旅间,芸芸众生不过过客成归人,太尉,某胸无大志只愿今朝有酒今朝饮罢了。”

    这么一通说完,王凌何其精明,知道有些话是不必往下说了,脸上矜持清淡一笑“君豁达,某自愧不如。”

    旁边舍人一直跟随,等景也看够了,无话可说,两人下了城楼往太尉府里用了饭走两局棋,姜修也就告辞安置去了。

    “太尉,我听姜修今天的意思”舍人很是失望地看着王凌,王凌盥洗过后,捧了盏热茶继续观摩舆图,摆手说,“算了,他没那个意思,由他去吧。之前大将军请不动他,如今我待他一片赤诚,也难能打动他,既然如此,可见他是真无心插手政事,罢了罢了”

    兖州刺史令狐愚的死,打了王凌措手不及,但夜空朗朗,有荧惑逆行入南斗,这倒更让老太尉坚定认为天象昭示着将有新主出现。等到洛阳传来天子命桓睦在帝都立庙的消息,老头彻底发飙

    “洛阳城里都是死人吗他桓睦就算立庙,至多也就是立在他老家河内立在洛阳,狼子野心还不够清楚朝中魏臣是都死绝了吗”

    府衙的听事里,久久回荡着他嘶哑的低吼,属官见状,个个义愤填膺。外头飞来一人,将探马自边线得来的最新军情呈报给王凌。

    “吴人封锁了涂水,”王凌把军报快速一览,啪得合上,来回这么踱了几步,眼皮一抖,“机会就在眼前了,我这就上表奏请天子授予我虎符,集结扬州各路军马,讨伐吴人”

    表文快马加鞭送到洛阳,再递到太极殿上天子的案头,不过一日。小皇帝看王凌的意思是要跟吴人开战,军国大事,不能裁决,只得先回了太后。太后把上表一丢,眼波荡开

    “兹事体大,陛下这事应该去问太傅,谁知道吴国是个什么情形,这仗该不该打,也只有太傅最清楚了。”

    桓睦称病不朝,小皇帝只好亲自上门去征询,他一来,府前照例黑压压站了一群恭候圣驾。这不是小皇帝第一次来,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半轮红湛湛的艳阳跃出山头,照在小皇帝因发育而生出的毛茸茸胡须上,染遍金光,他青涩犹存,在太傅的园子外打量了片刻,才抬脚进去。

    表文看完,桓睦当即否决了王凌的提议“陛下,臣听闻吴主每况愈下,此举不过为防御。伐吴不是不可,但绝非此时,太尉如此冒进要仓促举兵进攻于朝廷半点益处也无。”

    “那太傅的意思,是不可行了”小皇帝在这上头毫无经验,可王凌是宿将,他的提议,让小皇帝一时犯难拿不定主意。见桓睦利索回绝,更是茫然,帝国仅存的两员老将谁是谁非,他决断不出,只能含糊其辞顺水推舟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