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高平陵(5)-第2/4页
却被告知太傅抱恙,谢绝会客,踯躅间,家仆好心提点他一句“郎君在府署,这几日有要客都是往府署去的。”
车马掉头,朝桓睦开府建牙的东阳门去,人到后,才知道桓行简竟往廷尉署去了。他一惊,好一阵折腾折身返回。
这样的地方,本来非常不适合他们这种人来。一样春风,两处风景,祖辈金戈铁马沙场点兵,血花凝作今日富贵,桓行简从明媚春光里走进幽深监牢时,颇有兴致。
他同样衣着干净,眼角余光一一扫过用刑所需的烙铁、杨木夹棍、铁刷等物什,听人来报,请杨宴并肩而行,笑道
“我以为,平叔只爱谈玄论道,圣人忘情,原来也有一双霹雳手。”
语调温和,姿态闲适,杨宴几乎以为自己又见到十年前的桓行简,他赔着小心,不及相问,桓行简自己说明来意
“太傅命我来问一问,几时结案”
这一问,如蒙大赦,杨宴忙将他请到大堂,把所有卷宗悉数置放案头。桓行简撩袍坐了,一一翻过,眉宇低垂。
“卫将军”杨宴对他称呼变了,高平陵后,论功天子以桓睦为丞相,桓睦固辞不受,只领食邑两万户,颍川十二县。桓行简则封长平乡侯,卫将军。
桓行简莞尔抬眸,放下卷宗,慢条斯理研起墨来。杨宴见状,欲上前代劳,他笑笑“平叔客气,我做事已习惯不假他人之手。”
语带双关,听得杨宴面上闪过不易察觉的一丝痉挛,默默退回来。
“某已将刘、丁、毕、邓等这七人宗族皆查清为叛党,证据确凿,只等行刑,请卫将军转告太傅。”杨宴斟酌着话头,俊秀眉目间,是日夜不休劳作的疲态。
手底墨色光亮,云山千叠,桓行简唇角一勾,轻描淡写挑起眉头“我来时,太傅说,一共是八个家族,平叔向来心细如发,怎么会漏了一个呢”
东风刬地,故人的腔调却叫人寒怯,杨宴苦思,实在想不出自己漏查了何人。目光无意同桓行简一碰,对方似笑非笑,眼底尽是刀山火海,他一下兢惧剜心
“难道太傅说的,说的是我杨宴一族”
一字一句,回头即万里,故人早长絶。桓行简含笑点头“正是,平叔到底是聪明,”说着起身,把神魂惊飘的杨宴朝案头上一扯一摁,笔塞给他,微微倾身,乌浓的长睫下情绪在眸子里闪烁不定
“平叔运笔,翩翩有姿致,添上罢。”
杨宴齿冷,倏地抬眸,两人的视线避无可避地撞在一起,这一眼中,倒像纠缠了数不清的饕餮风雪,年少光阴。两人早在宦海里各自沉浮,有情对面山河,无情眼前故交,他一连道几个“好”字,将自己补进名单,才对桓行简说
“子元,我没有低估你桓家,只是不想,你父子两人连太尉尚书等一时人杰都骗过了,”他目眦欲裂,“你父子二人欲自作家门,没那么容易”
桓行简皱眉一笑,摇头道“平叔,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太傅戮力尽节,天下仰仗,你这番诽谤不如留着见魏武再言让他来给你评判”
说着,变了脸,冷峻抬声,“来人,将杨宴收押”
“桓行简”杨宴被倒拖出去,不过厉声叫了他的名字,桓行简人在堂内,面无表情,不作理会冷冷目视着人就此自视线里隐去。
廷议上,争执不休,坐上小皇帝心头惶惶,照例被一群老臣吵得头昏脑涨。蒋济默默听完桓睦的意思,先是惊乱,谔谔道“刘融为大司马之后,太傅此举,是要大司马绝后吗大司马之勋,不可不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