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回村授课



    到了周六,一大早,张芊就乘坐班车回到红光生产大队,这次回来主要为了青贮饲料,明年的事明年再,今年要重点关注的是制作青贮饲料。

    红光大队养殖场的养殖模式粗糙,队里的饲养员大多从村民中挑选,主要照顾孤寡家庭以及上了年纪的中老年。

    大家养牲畜遵循老一套,这样不容易出现问题,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这种养殖方式并不科学,并不能很好照菇牲畜。

    像是牛羊养殖,要么直接割草喂养,要么直接牵到草地放牧,并不存在粗饲料加精饲料喂养一。

    张芊这次回来主要就是想让大队人在下周收获玉米时,顺便将剩下的玉米秸秆切碎做成青贮饲料,具体的操作及流程她已经学会,这次回来就是为了教给大家。

    青贮饲料能很好的保存原材料的鲜嫩汁液以及营养成分,比直接喂食更好吸收,具有高蛋白、高能量、高纤维的特点,且具有芳香的酸味,能一定程度上刺激家畜的食欲,增强消化功能。

    另外用青贮饲料喂养牛羊可以让他们长得更快更好,这对于农民来很重要。

    听了张芊的解释,张大牛直接拍板定下计划,确定收玉米后再将玉米秸秆拿去处理成青贮饲料。

    红光大队养殖场一共有耕牛九十六头,此外还有一百一十五只羊,三十头驴子,猪六十头,每年光是它们的饲料就是个大问题,春夏还好,到了秋冬季,饲料就成了麻烦。

    有时候饲料用完就得从人嘴里扣。

    要是学会了做青贮饲料,以后秋冬季就不需要担心养牛羊的饲料不够了。

    张大牛朝正坐在一边剔牙的大儿子道:“你下午先去把饲养员叫过来,等晚上大家忙完,就一起开个会,把这事定下。”

    张卫国连忙将嘴里的木签吐掉,“我等会就去。”

    完就要跑出去。

    “等一下!”张芊叫住老爹,“爹你回来时顺便给我带一块黑板,我等会要用。”

    大队一共有十二位饲养员,其中负责耕牛的有五人,其他牲畜各自不超过三人,人数上还算比较多。

    那么想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一块用来写字展示的黑板则必不可少。

    “我一定给你带回来!”张卫国头也不回地完,很快就消失得不见身影。

    张芊则准备将自己的备课本再整理一番,等会好一一讲解。

    青贮饲料的制作很简单,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干燥、通风、排水良好的场地,这样的场地大队里很好找。

    其次是建造一个大合适的青储窖或青储池,这个很好办,但需要水泥敷在上面,好在他们这边有一家水泥厂,大队可以直接去厂里购买。

    除了青储池还可以用厚塑料袋来盛放青贮饲料,可惜这时候塑料是稀缺品,虽然已经有一部分地区及物品在使用,在淳县这边却很难找到,还不如用水泥做一个青储池来的简单。

    将青储池弄好后,就是将饲料进行加工,首先将玉米秸秆切成2-3厘米长的段,再将它们放进青储池中压实,并用塑料膜进行密封。

    如果买不到塑料膜,可以用席子封顶,然后敷上黄泥,也能达到密封效果。

    密封后的青贮饲料经过一个月的发酵就能取用,只是取用的时候必须在取用后迅速封起来,否则里面的饲料与外界空气接触太久便会腐烂。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张芊将最后一点内容写在黑板上,然后转身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