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府试奇才-第2/3页



    这样的消耗,怎么能负担得起呢?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很难的。

    地方上的钱财解决不了。

    粮食的价格,还翻了几倍,

    加上,朝堂根本帮不上忙。

    试想一下,这个地方,都出现灾了。

    那其他地方也是会有的。

    路途又遥远,朝庭帮不上什么忙的。

    大概率,只能靠地方自己去解决。

    当然也不会什么都不帮。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回到答卷上。

    这个学子回答的,那就有意思了。

    简直就是绝了。

    独孤言看完之后,才明白,难怪诸葛亮会发现了一个奇才。

    只见,这人是这样回答的。

    如果,粮食的原价,在一百钱一石的话。

    现在涨至三百钱一石。

    那他作为地区最高官员,就朝那些粮商购买粮食。

    原本三百钱一石,那他就三百五十钱,向那些粮商购买粮食。

    这第一步,是先主动继续抬高粮价。

    那些粮商,见到有利可赚取,当然愿意啦。

    上面的答案是这样写的。

    而独孤言他们,也当然认为,那些粮商,会出售给官府粮食。

    继续往下。

    按照这个学子描述的。

    只要粮商肯卖粮。

    那就已经差不多成功一半了。

    接着,只需再次利用舆论,抬高粮价,将一石粮的价格,抬高到四百钱。

    然后继续收购那些粮商手中的粮食。

    写到这里。

    其实这个学子还给出了两条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第一,那就是,粮商手中的粮食,有可能会被官府收购得差不多了。

    等到没粮可卖的时候。

    这个时候,那些粮商,很有可能,会从外地拉粮食过来。以此来赚钱。

    等到他们敢拉大量粮过来的话。

    那就停止收购粮食,然后开仓放粮。

    接着,在设立一些卖粮点,将粮食的价格 卖到灾还未出现的价格。

    随即,在用官府的宣传手段。

    让那些粮商知道官府的粮食,已经足够渡过这次灾了。

    当然,还可以,制造假像,派遣一支人马,从帝都的方向,往这边运粮。

    让粮商们心慌。

    他们自然会以为,官府之前收购了那么多的粮食,再加上朝廷的救援粮。

    可能是真的足够渡过这次危机了。

    如果他们再不低价抛售手中的粮食,那等粮食一坏的话,他们就血本无归了。

    到这里粮价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这第二条可能,则是,粮商手中的存粮,还樱

    官府的府库,无法做到买空。

    这就需要实行另一个办法了。

    那就是,在外地,制造舆论。

    这里的粮食价格,已经飙到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