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第2/3页
“首先得有个带钉齿的铲板,把棉花大概打散,然后四尺左右的大弓,得来上一把,借助那弓弦的高速震动让棉花散开。最后弄个头沉的木槌,边弹边敲。”
听到要用大弓的弦来弹棉花,大牛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圆月柚子上用。
她又用削尖的木刺敲了个几个刺板,用来铲棉。
东西差不多备齐,大伙干脆在方仙儿跟前的空地上,支了个简易的大木桌,打算先上手试试看。
先把那二十多斤的棉花分一分。
要想棉被暖和,自然得舍得用料,古人们平日里用得都是大被子,能让几口人一起盖的。
盛珺那边帮忙查了查,一条双人被,保暖性好的得塞八斤棉花,常规也至少五斤。
但眼下这棉花数量有限,再加上她们原来的被子也有些厚度,每条就只分了两二斤的量。
老人盖的被子做厚些,年轻人稍微薄一点,再加上暖宝宝作底气,过冬基本也够用。
既然这么安排,原先的被子就得拆了,里面要是有填方仙儿说的木棉,也可以拿出来和棉花一起弹一遍。
被子肯定不能全拆,今日能抓紧做出一条就算不错,就先拆一条。
这就意味着,有个幸运儿今晚就能盖上暖暖的棉被。
也没讨论多久,大伙就很快下了决定,打算拆赵婆子的被子,让她来试这被子的冷暖。
赵婆子一听,老脸都激动红了:“哎,我们家祖坟最近真是频频冒烟,啥好事都先轮到我这把老骨头身上了!”
栓子娘笑道:“嗐,不是我说,娘你这也是苦尽甘来了。”
赵婆子身子骨寒,都是年轻时落过水的缘故,所以才格外怕冷。这么些年,过得也很不容易。
大牛他们很快就把赵婆子那床旧被子取来了,拆开后,里面的鸭绒鹅毛都先堆到一旁去,把木棉单独弄出来。
因为用得时间久了,木棉的颜色并不好看,混在棉花里格外显眼。
赵婆子看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圆月柚子得很,照着方仙儿的指点,一开始还有些生疏,很快就弹出了感觉。
旁边一群人围着,见那棉花被弓弦一震,真变成了一缕缕松软如絮的棉团,这棉花散开以后,看着量都多了许多,大伙都惊讶地捻起来看。
“多亏咱们方仙儿在,不然我们这群吃不了细粮的山猪,得了好东西,也得浪费大半!”荷花感慨道。
若不是方仙儿点出了弹棉花的法子,她们保准就把那些棉扯巴扯巴填被子里去了,到时大伙手里分的棉花,看着少不说,实际的保暖效果肯定也不怎么样。
方仙儿真是神了啊!
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是它不知道的呢?
感慨了一番,弹棉花的活计仍在火热进行中。
这活精细,做得也慢,荷花她们见了,也绑了杆子,让大牛又去取了两把弓来,帮着一起弄。
大家很有生活经验,知道有的人天生就很适合某种手艺活。
于是为了提升效率,找出藏在人群中最适合弹棉花的能人,大伙每人都上了一遍手去弹,就看谁能做得好。
一番轮换下来,最后是西娘与李老汉二人脱颖而出。
李婆子忍不住笑道:“老东西,你可以啊,都这把年纪了手还稳得很,连大牛他们那帮小子都比不得你。瞧咱闺女做得这么好,也是随了你那巧手吧!”
李老汉一听,咳嗽两声,黑脸隐隐作红,连腰杆都忍不住挺直了,弹棉花的那双手,更是越发有劲。
西娘见状打趣道:“娘,你再多夸我爹几句吧,他身上保准能冒出使不完的牛劲!”
“好丫头,还笑起你爹来了!”李婆子忍不住戳了下她的脑袋,“都是当娘的人了,性子和小时候一点没变!”
大伙都听乐了。
说说笑笑间,一个多时辰过去,手头二斤的棉花才终于弹完。
这也是第一次做,还不熟练,大伙为了保证质量,不愿浪费好棉,速度就提不上去。
接下来就该压棉了,这一步稍微简单些,很快就能做好。
最后就到了上线的阶段。
这步挺难,不仅是手上得注意,她们的线也不算充裕,还得节省着用。
商量了一下,大伙只能牺牲一些棉被芯子的稳定性,少上些线,大致将被芯固定一下,等后面有了条件,再把被子好好弄一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