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重走北伐之路!-第2/3页
在他最后一段时间中为蜀汉留下一个稍微好一点的局面。
可不假年,更妒英才,他抱着今生最大的遗憾,在一生没有走完的这条路上,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诸葛亮后期北伐失败的原因,刘安有所总结。
第一后方支援不力,蜀汉贫弱又因各种内部问题,及艰难的运输路线。几乎诸葛亮每次北伐都会出现粮草供给问题。
第二便是兵力不足,蜀汉仅占据益州之地。就算诸葛亮平定了南中之地,增长了人口。但益州之前再怎么富庶地域再怎么广大,也比不上庞大的魏国。
诸葛亮必须保全仅有的兵力,在用兵作战上往往被束缚了手脚。
第三点,缺乏能征善战的大将。后期的诸葛亮正式北伐开始时,蜀汉的着名大将几乎全部凋零。就算比较不错的二流将领张苞关腥,也都早早离世。
能堪大用的仅有姜维和魏延,魏延还对他心有不满。
可以北伐时期的诸葛亮内心是极度孤独的,能理解他内心的人少之又少。
对于那个时候的蜀汉,拿下雍凉及关中就能代表争得最后的生机。而对于现在来,拿下雍凉或者关中,他们就能真正掌握,一统下的机会!
当年诸葛亮费尽心力凑足北伐之力,而今日他将率领十万兵马,率先开启北伐之路。身后还会有十万大军支援。
粮草军械的供给也不成问题,这几年在汉中屯田和囤积的粮草,足够支撑十万大军一年多的征战。
既然已经有了诸葛亮五次北伐的先见之明,刘安决定要在诸葛亮北伐的基础上改动一下,开启属于他的第一次北伐。
“主公,而且根据最新探报,曹操派夏侯惇和张颌。在长安聚拢兵马,已经在向雍凉开进,兵力不下十五万!”
“而曹真正引军三万在陇西一线清剿马超残部!”吴信此时道。
刘安:“父王已在成都起兵,不日即要进军汉郑我军当为全军先锋打开北伐之局面。”
“子龙叔叔”
“末将在!”赵云应道。
刘安:“命你率六万兵马,出兵斜谷,威逼陈仓郿县,迷惑夏侯惇和张颌大军,以为我军主力在此。”
“从而掩护我率军由祁山道进军”
“我军早已与马超有所联系,此时陇西一带只有曹真所部三万兵马。我军一到与马超里应外合,必可歼灭曹真所部,一举平定陇西三郡!”
“世子”
“我率军出斜谷既然为疑兵,为何要率领主力兵马,而世子主动出击陇西,却只率四万兵马。这兵力配置是否有所不妥?”赵云有所疑问。
刘安解释道:“没有不妥。”
刘安指着地图,道:“你这一路兵马既为疑兵,也真的要从斜谷道进军。”
“你率军出斜谷威逼陈仓,郿县,迷惑夏侯惇张合大军主力至此。若他们主动迎战,你便避而不战。”
“等到我突然出兵祁山,平定陇西三郡,他们必然发现你只是疑兵,而便会移兵向西,向我进攻!”
“而在这个时候,你这支疑兵就要变成真兵,直接进攻陈仓郿县!”
“一举切断,他们大军的退路!”
刘安这么一解释,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计划。
赵云:“世子谋划我已知晓,但时世子仅率四万兵马兵出祁山。到时面对曹军主力是否会有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