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第2/3页



    我们平安摩托车用的发动机从德国进口,和上海市的大红袍同一种发动机,质量安全上绝对有保证。各位想必之前都了解过这方面的价格,平安摩托车到底卖的贵不贵,大家心里也有数。”

    “那你们也卖的太贵了又不是嘉陵这种国外大牌子”

    八十年代国家还没发展起来,很多电器都是从其他国家进口。就像摩托车,市场上几个有名的品牌大多是日本德国和国内的厂家联合生产。

    现在还没经历过严打,年轻的一代受到各种思想影响很大,一些人崇洋媚外觉得国外的东西就是比国内的先进,比国内的好。

    林芳心里有些生气,“是我们不是国外的大牌子我们是安平县的牌子是平关市的牌子是自己国家的牌子但是我并不觉得自己生产的摩托车不如外国的摩托车哪怕现在不如,只要用心,只要钻研,总有一天也会赶上能超越”

    林芳直直的看着几人,“我现在用德国的发动机,说实话我心里不满意,总有一天我会用自己的发动机不让外国人挣一分钱”

    林芳说完也不看他们转身回到柜台后坐下,几个小青年被众人看着脸上一阵白一阵红,最后一句话没说齐齐跑了。其他人沉默了一会儿,默默的选购起来。

    对咱们的东西不比外国人差不让外国人挣一分钱

    店里一位带着儿子来看车的老大爷结账的时候笑着对林芳说“你刚才的话说的好,你家车子好用的话,以后我家的车子都从你们店里买”

    跟在老大爷身后的男人听了心里也一阵感叹,他爷爷是和小日本打仗的时候没的,他爹恨死了日本人。谁知道这几年怎么回事儿,年轻的小辈儿追捧日本货,好像几十年前的仇恨一下子忘的一干二净。这家店主的话可是说到他爹心里去了。

    林芳谢过老大爷,亲自把老大爷送出店外转身回店里。

    平安车店这几年在市里已经有了不错的口碑,新出的摩托车颜色好,车型时髦,现在又买一赠二,来看车的人不少当场决定要买。

    一天下来,店里的摩托车卖了十几辆。林芳给几个分店打过电话后得知其他店里最差的卖了两辆,安平县的卖的最好,卖了有九辆。林兴安告诉林芳他自己留了一辆,其他八辆中有三辆是围城村的村民买的,种大棚这么久,大家都不差钱

    摩托车如预料之中好卖,之后的几天每天都能卖出去好几辆。

    林芳有了资金,联系余庆春定下一百台发动机,转头催促厂里的人抓紧生产。

    摩托车销售火爆,林芳每天忙忙碌碌,转眼到了过年的时候林芳和宋建安在围城村待了不到十天又匆匆回了市里。

    “小芳接电话”

    刘香兰在后院喊了林芳一声,林芳急忙从店里跑了过去。

    “姥姥,是谁啊”

    “村西头考上北大的程学文。”刘香兰说完还嘀咕了一声,“他找你能有啥事”

    林芳想到些什么,眼睛亮了亮。

    “喂,我是林芳”

    电话另一端的程学文下意识的点点头,扶了扶眼镜不紧不慢的说起来。

    “林姐,你托我打听的事情有消息了。我一个清华的朋友认识一个朋友叫苏正南正好研究发动机,他毕业后和同班同学分配到一个厂里,两人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不对付,这几年苏正南被打压的厉害。我去问过他了,他有离开厂子的意思,能不能成要先和你们谈谈再说。”

    林芳老早就想着自己制造发动机,一直在托宋建安的同学朋友留意这方面的消息,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去年碰见程学文林芳提了一句,没想到这么快有了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