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归降 仁义之师。(三藩战事)-第2/4页



    到时候兵不血刃解决了平凉,不比强行攻城省事儿多了

    何必多此一举

    图海让人传信城中探子,把宣传工作搞起来

    一定要让城里的百姓都知道朝廷是仁义之师

    顺便内部串联也不能省。

    他身边的周培公和王辅臣身边的将官是老乡,原本就暗通款曲的,图海嘱咐他继续给里面写小纸条

    快出来吧皇上知道你们都是被逼的,绝不会追究以前的事的只要你们出来,复官复爵,皇上会像以前一样重用你们的快回到大清的怀抱里来吧

    前面搞着宣传工作,后面攻城的作战准备也不能省。

    说是不打你们,万一你们死活不降,那还是得打你们的。

    图海拉着收复了凉州后,前来增援的孙思克出去勘探地形。

    到了虎山墩,图海一眼就看出了此地对平凉的重要性“此乃平凉咽喉。”

    拿下这个饷道,则平凉不攻而下

    正巡视呢,王辅臣的兵突然冒出来了

    图海当即指挥将士还击

    平凉城中。

    八个月的围困早就让城中军民食不果腹,连军中都开始杀马为食了,遑论百姓。

    到处人心惶惶,城中大街上每天都会出现新的死尸,无人殓葬,有时候尸体悄无声息地就消息了

    图海搞宣传的话传到城中,渐渐在bu队和百姓间流传开来。

    人心动摇

    几乎每天都有结伴偷溜出城的百姓,根本拦不住,甚至连看门的守将都开始外逃。

    王辅臣的总兵官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一天三顿劝王辅臣投降“将军,咱们实在是没办法了”

    王辅臣也知道现在是山穷水尽了,原本有虎山墩这条饷道在,还能挣扎两天。

    td前几天图海把虎山墩也打下来了,天天站那山头上让人拿红衣大炮往城里轰,搞得他这边部下都怕了,这下饷道断绝,更没法打了。

    再这么下去,不是饿死,就是哪天自己被手下砍了人头去领功

    可王辅臣还是有些犹豫“说是既往不咎,可毕竟”

    他这降了叛,叛了降,降了又叛,次数实在有点多。

    王辅臣“再说咱们这降,怎么个降法好呢”

    叛得次数太多,怕人家不信了啊

    黄九畴和龚荣遇对视一眼,他们和图海身边的周培公是老乡,之前也一直以蜜蜡传讯,现在要降,倒也不是没途径。

    王辅臣听了,斜了他们一眼,倒也没怪他们背叛

    这在王辅臣看来,也不算背叛他。

    因为他自己以往也是这么干的。

    王辅臣此人,出身不值一提,他是前明宦官家里佣人的孩子,后来天下大乱了,他就跟着姐夫出来混口饭吃。

    起先他跟着明朝大同总兵姜瓖混,姜瓖也是个见风使舵的。

    李自成先进了京,姜瓖见这个大,打不过,就归顺李自成了。

    后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姜瓖一看,嘿这个更牛x他就把顶头老大干掉,转头又带城投清了。

    再后来,姜瓖觉得满人对他有功不赏,心里不乐意了,就又拉了一帮人,开始反清复明。

    王辅臣当时只是个听使唤的,自然只能跟着姜瓖跑来跑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