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第2/10页



    姜照皊却没有接着说,前些日子,还在炸她呢,这突然间说的多了,若是康熙又多疑起来,那她的日子,岂不是更加难过。

    重农抑商惯了,这猛然间要重视商业,康熙心里怎么想都觉得不得劲。

    “钱多了底气才足,你在外面买粮不香吗”姜照皊随口问。

    康熙想着那一船船的粮食,忍不住吸了吸鼻子,着实有些香。

    用最低廉的价格,买到了最多的粮食,就是有些废鞋,派了那么多士兵去,鞋都走坏了许多。

    “田田现在研发怎么叫粮食产量足一些,怎么耕地才最省力,百姓无法归纳出来的东西,就由官府来归纳。”姜照皊随口说道。

    这样的话,百姓有饭吃,才能把孩子送去读书,总之走现代的老路,定然能成的,这是一条非常成功的路。

    但是有一条,怕是有些不成。

    不知道康熙能不能接受,不再实施愚民教育,去重视这一块。

    扫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她试探性的问“万岁爷,您觉得,若是人人都能读书”

    话还未说完,就听康熙道“那谁来种地呢。”

    姜照皊挠了挠头,种地这个问题,现代已经发展那么多年,照样有人种地。

    “读书的归读书,这有人能读成,自然也有人读不成。”她道。

    然后又发散思维,将现世的一些发展告诉他。

    她的话,令人信服的一方面就是,逻辑自洽,若是顺着想,没有任何夸大的成分在,听着有条有理。

    康熙沉吟,心中却忍不住一凛,清仁贵妃的话,对他影响越来越大。

    但是他舍不得不听。

    不得不说,她的话,纵然瞧着乱七八糟,实则最是有用,不过短短几年功夫,大清已经不是当初的大清了。

    “你”他犹豫了一瞬,看向清仁贵妃,认真道“为何会觉得,人人都要读书呢”

    那样岂不是占据劳动力的时间。

    姜照皊想了想,也认真的看向他,轻声道“您的风轮哪里来的不就是贪凉又懒,这东西就出来了。”

    康熙无言以对。

    这事他得细细思量,像是胤祐的问题,就很好解决,不就是把贵女凑到一起读书吗这不是问题,毕竟每家都有私塾,都是要学功课的。

    但是这在大清范围内,遍布学堂,这就比较难了。

    最起码这么多的先生就不好找。

    姜照皊无意跟他多说,有时候,事件发展都是相辅相成的,百姓手里钱多了,自然愿意叫孩子去读书,这读书的人多了,成风气了,自然读书的人更加多。

    像前世,你不上学才奇怪。

    康熙看向她,笑着问“怎的不劝了”

    他已经习惯旁人会一直劝他,直到他同意为止,这突然间不劝了,就叫人想的慌。

    姜照皊打了个哈欠,咕哝道“江山是您的江山,决策权在您手里。”换句话说,与她无关。

    康熙呼吸一滞,没忍住捏了捏她的脸颊,哼笑道“天大的恩典,一点都不稀罕。”

    姜照皊听他这么说,就扭过脸认真道“其实问题在于,臣妾并不知道什么样的政策才是对的。”她道。

    差点被气死的康熙想,她的建议他采纳了那么多,最后告诉他,她不懂。

    “行了,朕知道了。”康熙随意摆摆手,有点沧桑的想,清仁贵妃越是这么说,越是说明此计必须实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