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这张小嘴叭叭叭-第2/2页



    赵成兰闹了一番,倒让魏妩有些不爽:“可惜了,这桩婚事若成了,我倒觉得便宜她了。”

    凌不语想到在官媒所前拦住自己耀武扬威的何晋,摇头道:“未必。”

    “公子何出此言?”

    “何晋表面光鲜,但其人沉不住气,家教是严,但那是以前,他现在好不容易入了翰林院,是正七品编修,哪里还容得了家人管制,依他那性子,指不定哪就闯出祸。”

    “赵安兰也是个不安份的,真要成了,这两人能过成什么样子可不好。”

    凌不语绝不是安慰魏妩,路青云没走以前,就听他讲何晋曾跟着姨父出入青楼。

    其实起青楼史,也是相当有意思,早期开设青楼一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二是创造财政收入,起青楼的发明人,还是大名鼎居的管仲。

    青楼这一行业也被称为女闾。

    元昌国现在的青楼和唐朝十分接近,对从业人员要求变高,要核实基本身份,还会对她们按特长进行细分,嗓子好的唱曲,腰软的跳舞,不少青楼女子都才貌双全。

    曹陆喜欢腰软的,何晋和这位姨父走得近,也随了曹陆的喜好,就喜欢腰软的姑娘。

    以前为了科举不得不收敛,现在一旦放开,恐是来势汹汹。

    只是现在还不明显,暂且为了前途安分,再是曹陆带着去的,表面上也只是简单的听曲儿看献舞,喝点酒,私下做了什么不得而知。

    那管仲开发青楼的时候首要的是解决社会上娶不上妻的男子基本问题,就算再改进,也丢不掉这个本质,总是要酿酿酱酱的。

    魏妩气血难平,现在才冷静下来:“按理我身为媒官应该盼自己成的婚事都和美,但有些人实在不配!”

    “稍安勿躁。”凌不语突然抬手撩开车帘,看着外面的光景。

    马车缓缓驶出,就听得窗外传来一记声音——“听了没有,还真有和景泰有关的话本子出来了,走,我们也去买一本来瞧瞧。”

    “这么快,这潇湘书局的动作够快的。”

    “这不是正火着嘛,趁着这个热度来本话本子,卖得好,得赚多少银子。”

    还有些话被风一吹,倏地没了,凌不语放下布帘,转头对上魏妩清亮的眸孔。

    她看着他:“公子还有多少事是我不知道的?潇湘书局也是公子的产业,还是那写话本子是公子的人,亦或是,那话本子本就是公子所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