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文中棒打鸳鸯(02)-第5/6页



    祖孙俩都不相信,也没有继续深谈此话题的意思。

    老爷子其实心里是心疼老三一家的孤儿寡母。几年前老三去世,儿媳一个人撑起家,那时候东子都还在上学,家里挣工分的就三儿媳一人,那时候家里刚盖完新屋,接着不到一年老三去世,家里孤儿寡母的,他拿出私底下老两口的积蓄给老三家的送去,可人家死活不要。

    硬是一个人送三个孩子读书,熬了两年,东子不上学了,在家里上工挣工分。家里的日子才宽裕一些。

    他打心眼里是佩服三儿媳的,是个硬气的,也是个有远见的。

    孩子多读书,在哪朝哪代都不会有错。

    到了宋二福家里,刚好宋二福带着儿子从自留地回家,见到亲爹与侄子,热情的招呼。

    清东把鱼递给堂哥,二伯家的堂哥 ,只比他大一岁,堂哥上面还有个亲姐姐,已经出嫁到隔壁村。

    宋二福家里就一个儿子,四个孩子,只有老二是儿子,上下的都是闺女。

    兄弟俩坐在一边倒是聊的不错,坐了一会儿,清东才走。

    时间一转眼,就是六天,村里的油菜经过前后半个月的忙碌,全部收割完。大半都已经晒好筛好车好装袋,按任务准备上交国家,当然村里也会留下很多,榨油,然后家家户户分一些油,还有那榨油以后的渣子饼也是肥地的好东西。

    又是星期六,清南清莲背着旧书包带着换洗的行李,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回家。

    二十来里的崎岖坎坷不平,坑坑洼洼的土路,对于两个孩子来说,早已走习惯。

    两个小时走到家,兄妹两有一个专用的手电筒,是上下学专用的。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六点钟。

    到家的时候,天还没有黑,村里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已经升起,村里的小孩子们,欢快的在村里的街道上玩耍。那欢快的笑声感染着兄妹两,加快脚步朝家里走。

    嘉敏在家里已经炖好了鱼,香喷喷,周围还学着东北那边,呼了玉米饼。中南省这边种玉米的不多,大多数都是自留地种一点。只够自己家吃的。

    也有人在自留地种点高粱,红薯,土豆之类。

    还没有到家,兄妹俩就闻到了家里传出来的香味,两人撒开脚丫子使劲的朝家里跑。

    家里厨房,宋清东跟着亲妈在学习厨艺。已经学了一个几天,站在灶台边,嘉敏一边炒菜一边教。

    母子俩聚精会神,一点也没有察觉到跑回家的兄妹俩。

    站在厨房门口的兄妹两望着厨房流口水。

    宽敞的厨房,里面有张平时全家人吃饭用的四方小桌,椅子。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炖好的鱼,还有炒好的红苋菜,以及炒好的小白菜。

    嘉敏侧头就看见在门口流口水的一双儿女,“傻看什么,快去放好东西来吃饭啊,到家了也不知道进屋。”

    恍然想起的兄妹俩憨憨的笑道,“妈,我们都快被香味熏死,都忘记到了家。”

    “贫嘴,快去放书包 。”嘉敏对两个小的笑笑。

    片刻后,全家人洗手吃饭。

    三个孩子你一筷子我一筷子,抢着吃。

    嘉敏用鱼汤泡饭,快速的吃完了晚饭,对着三兄妹说,“吃完收拾,厨房里给我收拾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东子,你是知道的厨房卫生标准,等下告诉你弟弟妹妹们,我去给猪喂猪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