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翻出旧案
喜堂外,张御史带着周喻和吕严走了进来。
沈崇看到吕严时,那双锐利的眸子眯了一下,冷光一闪而过,很快又淡然如常。
张御史一身官服,肃穆端严,怎么看都不像是来观礼的。
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微妙。
晋元帝的视线在三人身上一落,深沉不语,福公公却知道,这是帝王动怒的预兆。
福公公笑道:“大人来得正好,马上就要开宴了。”
福公公好意提醒张御史,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说,别在昭王的大喜之日,给晋元帝添堵。
三人见礼后,张御史朝景昭拱手道贺,随即,对晋元帝说道:“臣身后这二人,一人告状,一人认罪,所牵扯之事,关乎社稷,臣不敢耽搁,若有失礼之处,望陛下和殿下恕罪。”
福公公闻言,叹了一口气。
张大人这脾气怎么就这么硬呢?
景昭冷哼一声:“诸位可真是会挑日子。”
晋元帝声音很淡:“何人告状?所告何事?”
周喻上前,一字一句,清晰有力:“草民周喻,是临州前仓监,状告现任知府吕严,勾结粮商,伙同临州官员,贪污赈灾粮。”
很多人听得云里雾里。
景昭皱着眉头说道:“本王去年赈灾的时候,每一粒粮食,每一分赈灾银,可都是发到灾民手中的,有账册为证。”
周喻心跳极快,却不是紧张,而是兴奋。
他竭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一些:“草民说的,是十几年前的临州赈灾贪污案。”
如一颗巨石投入湖中,掀起滔天巨浪。
所有人都陡然变色。
堂上一片死寂,静得落针可闻。
刑部尚书从震惊中缓过神来。
当年的案子,三司会审,他那时只是个侍郎,协助前尚书查案,一些案情很快就想了起来。
他复杂地看向周喻:“当年,有个仓监指证赵行勾结林侍郎倒卖粮食,那个仓监是你?”
周喻平静点头:“是草民。”
刑部尚书能想象得到,要是翻案了,朝野上下会引发多大的震荡。
刑部尚书心里突突地跳:“指证赵行有罪的人是你,要为他翻案的也是你,你可知道,你在做什么?”
所有人都觉得周喻疯了,却没有人知道,他等这一天等了有多久。
周喻笑了:“曾经,有人说过,天理昭昭,冤有头债有主,朝廷不能让清正之人含冤莫名,天下人也应该知道他们的冤屈,这世上,所有的真相都该水落石出。”
这话是沈青黎说的,但周喻的目光,从始至终都没看过她一眼,他目不斜视,看向晋元帝。
“吕严绑了草民的亲眷,威逼草民指证赵行,在赵家搜出来的那三十万两赈灾银,亦是吕严栽赃嫁祸的,结案之后,吕严又烧了案牍库,将所有卷宗和线索都抹除干净。”
众人心惊不已。
这太平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九筝盛世,竟有地方官员无法无天至此。
晋元帝眼底黑沉沉的一片,冷冷地审视着吕严:“勾结官商,倒卖粮食,嫁祸户部,这样的手段,足以让你平步青云,为何现在又认罪了?”
吕严现在就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为了家眷,他只能与沈青黎合作,站出来主动认罪。
他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一个头:“罪臣当年亦是受人胁迫,多年来,罪臣日夜难安,只求伏法赎罪。”
沈崇眼底闪过暗芒,如锋锐一般森寒迫人。
终于意识到,今日所有的局,都是冲着沈家而来的。
能翻出临州旧案,背后之人手段了得。
在这件事情上,他和容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容家和他一样,不想东窗事发。
那么,有这个手段的......
他暗暗握了握拳头,看向了晋元帝,就听晋元帝问吕严:“受何人胁迫?”
“丞相沈崇。”吕严仿佛不知道他这话给众人带来的震撼,自顾自地往下说,“罪臣有一妾室,是沈相府上管事的女儿,或许是因此,沈相找上罪臣。”
沈崇眼中寒光乍现,想不通吕严为何会背叛自己。
当年的事情,吕严倒豆子似的,一件一件,有条不紊地往下说。
“沈相先是利诱,后又威逼,罪臣当时人微位卑,只是小小的一个通判,若不同流合污,焉能护家眷万全?罪臣借着沈家的名头行事,拉拢官员,收买粮商,将赈灾粮一粒不剩地倒卖出去,东窗事发之后,沈相让罪臣嫁祸给林侍郎,为的是户部尚书之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