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故人来



    平城上空的气氛一日比一日压抑凝重, 尤其是府衙内, 人们一个个俱是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行差踏错, 下一秒就引火烧身。

    事情要从几日前说起。

    那日季景西一句“平国公大人”, 让杨缱忽然意识到,一直以来她以为瞒得好好的事, 对他来说早已不是秘密。

    “没什么要对我说的吗?”青年望过来的目光罕见地没什么温度。

    杨缱心虚, “说什么?”

    季景西几乎气笑了, “都到这份上了,宝贝儿, 别装了,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怎么知道的?”杨缱被他看得有些难堪,破罐破摔承认。

    季景西收起表情,好一会才道, “杨缱, 我没那么蠢。”

    事实上作为一个外人, 能猜到这个答案着实需要几分运气, 便是他季景西向来喜好剑走偏锋, 在真正将所有蛛丝马迹联想到一起时也忍不住佩服自己。

    真的, 换做旁人,根本猜不到。

    “我来漠北前做了两件事, 一是你的及笄礼, 二是为裴子玉夺权铺路。”季景西说, “前者是我准备了多年的,后者则有些匆忙,最后也没来得及亲力亲为,只能把柳东彦留下。但也恰好因此,我知晓了一些事。”

    他生于皇家,长于皇家,没有赶上王谢鼎盛,却经历了这两株参天大树的倾塌。之后多年伴随他的,是宫里宫外对“顶级世族”这一词的无比忌讳。

    这也造成了他直到为助裴青夺权上位,不得不深入了解裴氏时,才从宗正司浩瀚的卷宗里注意到了一个过去他从不会在意的东西:墨血玉。

    墨血玉他当然知道——顶级玉石,有价无市,可做传家宝,杨缱有一块。迄今为止,杨、裴、越、顾等族的家主之印依旧是墨血玉所制。

    他陌生的,是卷宗里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玉制之秘已失,今唯王氏昭明得其法。

    王氏昭明,又名王照,杨缱的外祖父。

    看到了熟悉的名字,加上对那个“秘”字的好奇,季景西走了一趟慈凤殿。他出身姑苏越氏的皇祖母告诉他,所谓的“秘”,指的是那些大世族所特有的灌制家主印的法子,来源已不可考,但却是一族底蕴的象征,与印在马车车辕上的家族徽章异曲同工。

    每家都不同?他惊讶,“这般讲究的吗?”

    太后却笑话他天真,“都是骗人的。他们倒是想讲究,可惜真正的灌制法子早没了,如今能拿得出手的,除了不知传了多少代的老物件,其余皆是胡乱灌制一番便做真,实则都是赝品,唬一唬外人罢了。”

    太后不知想到什么,沉默一会才幽幽说道,最后一个会制玉纹章的人已经走啦,最后一枚完整墨血玉纹章也随着一场火没了。世族啊,自己都不知自己在走下坡路。

    ……

    “我惊叹于老家主对你的喜爱,竟亲制墨血玉印于你。”季景西看着杨缱,“顺着这一点往前想,免不得想起在曲宁时,第一夜你因为失眠而爬上观星台跟人看星星。”

    他停顿了一下,纠正掉语气里的酸,“如今看来,你大抵那时便知那枚印背后的含义。”

    杨缱无言以对。

    “不过仅凭此不足以让我生疑。”季景西话锋一转,“真正开始查王家,是我发现你多了个弟弟。”

    “……子归?”

    “对。”青年道,“你行事向来磊落,便是留一王家子在身边也从未遮掩,旁人便是知道也不会多想,只当你照拂亲族。我不一样。我看不得你身边多一个小子。”

    杨缱:“……”

    这话真是理直气壮到让人无法反驳。

    “他姓王名睿,王潇将军之子,出现在你身边时,恰好是你从曲宁回来没多久。算算日子,足够你派人到漠北查探,之后再将人带回来。”季景西道,“我做过很多猜测,[扶持他做未来王

    --0---0---小--说---00xs.cc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家家主]这个是我觉得最接近真相的。”

    杨缱忍不住,“这本就是我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