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裘良、冯唐-第2/3页



    宝玉心头是又委屈又难过,他下意识想将手向衣领伸去,又意识到这动作岂不是正中了对方的话?

    这下气的,眼角几乎落出泪来。

    贾母心疼道:“哎呦不就是个祠堂吗?你哪来的这么多道理。”

    当然时至今日,她也不敢训斥贾瑜过多,似是而非的了一句便不再教训,连忙将宝玉拉进怀里安抚着。

    贾瑜和身边英气的探春对视一眼,瞬间体会到了对方的意思。

    ‘瑜哥哥你好坏!’

    ‘不怪我,谁叫他这么脆弱呢?’

    心知不能的太过了,贾瑜轻咳一声道:“老太太,瑜还有一事相询。”

    他换上一副郑重表情道:“老国公在世时是京营节度使,手下仗着十二团营....”

    贾瑜顿了顿,慎重道:“老太太可知道,当时老国公还在任上时哪些人最得老国公重视?”

    见他神色郑重,问的又是这种话题,贾母不敢轻视连忙回忆道:“这...时候有点久了,我也记不大清了。只知道几个记得最深的名字,其他的便不了。”

    老太太看了眼堂中好奇众人,将宝玉从怀里放下道:“一个是当时的振威营指挥使裘良,后来老国公去了,裘良也请辞还家去了。”

    裘良是景田侯之孙,在原着出场时任的正是五城兵马司的职位,起来还算是贾瑜抢了他的官位。

    “另一个是神武将军冯唐,他家儿子好像是唤作冯紫英,也和咱们来往的亲密。当时是老国公手下,后来调出京营跑去任着宫门将军,巡视皇城。”

    “再别的,我记得也不大清楚,还是不了。”

    所谓宫门将军,不过是百姓间的俗称俚语。

    其真正的官职,正是清朝大名鼎鼎九门提督的前身,和内侍里的守门太监共同操持皇城守卫事务,算是皇帝眼中的重臣。

    贾瑜点头,对此也不算意外。

    贾家在京营是有人脉,但是真的铁杆心腹必然会在贾代善去世后第一时间清洗出去,留下的应该都是那种用一次少一次的香火人情。

    他心头已有了主意,便拱手告辞道:“老祖宗,既然这样孙儿就先告辞了,东府那边还有事情。”

    看了眼一旁眼眶红润的宝玉和一脸无奈的元春,贾瑜不禁微微摇头。

    大脸宝啊,你幸亏有这么个姐姐。

    “三妹妹,和我出来趟,我有些话和你。”他看了眼一旁身材出挑的少女,随即转身离开。

    “啊?”

    探春一愣,脑中顿时闪过一些奇奇妙妙的想法,旋即摇摇头将这诸多荒唐念头甩去。

    荣庆堂外,贾瑜看着身后匆匆忙忙冲出来的探春,连忙伸出一手抵住对方额头。

    “这么着急干嘛?连衣服都不穿好。”

    贾瑜解下身上锦丝外袍,披在少女身上。

    而荣庆堂两边的婆子,此刻早已经识趣的或低下头,或转过身,不看二人。

    探春脸蛋儿一红,手拉着贾瑜外袍低声道:“瑜哥哥,怎么了?”

    贾瑜笑道:“西府的吴新登那几个管家,你搞快点。”

    探春疑惑道:“怎么这般急?我还想着过了初六初七再整顿他们。”

    伸手在对方额前精致空气刘海撩拨了下,做了个杀马特的斜刘海,贾瑜哈哈笑道:“不怕你笑话,为兄手头吃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